[发明专利]一种涂布灰底白板纸的制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6261.5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宋留;韩冲;杨文恒;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1/14 | 分类号: | D21H11/14;D21H11/00;D21H15/06;D21H15/02;D21F11/12;D21H27/10;D21H27/40;B32B2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沈彬彬 |
地址: | 215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布灰底 白板纸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布灰底白板纸的制浆工艺,DIP浆线包括:S1、经第一回路进入第一热分散系统;S2、进入衬层浆池;S3、经第二回路进入第二热分散系统;S4、进入底层浆池;S5、经第三回路进入第三热分散系统;S6、进入面层浆池;OCC浆线包括:S1、原料进入纤维分级筛;S2、分成长纤维和短纤维;S3、含有长纤维的浆液经精筛工序和第一除砂工序后部分进入混合浆池;S4、部分进入长纤热分散系统;S5、进入长纤浆塔;S6、当步骤S3进行时,含有短纤维的浆液经第二除砂工序后部分进入混合浆池;S7、经第二除砂工序后部分良浆进入短纤浆塔;S8、混合浆池内的良浆,与短纤浆塔、长纤浆塔内的良浆共同进入芯层浆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布灰底白板纸的制浆工艺。
背景技术
涂布灰底白板纸主要由两层结构:一层为纸浆层,又细分为面层、衬层、芯层和底层;另一层为涂料层,根据产品的质量差异又划分为两层或三层涂布。因此涂布灰底白板纸相较于其他包装纸生产线如,箱纸板和瓦楞原纸,其无论是在制浆工段还是造纸工段的能耗和环保成本都要高很多。
如在发明CN109056407A中通过五条不同的制浆线对不同的废纸进行分类处理,再经过造纸工段制得涂布灰底白板纸。但是上述五条制浆线,其中有两条制浆线(MOW、DIP)涉及漂白过程,其带来的设备、能耗与人工成本增加了企业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布灰底白板纸的制浆工艺,其能够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布灰底白板纸的制浆工艺,包括DIP浆线和OCC浆线,所述DIP浆线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经第一回路制备后进入第一热分散系统;
S2、经第一热分散系统处理后的浆液进入衬层浆池;
S3、步骤S2中的部分浆液经第二回路制备后进入第二热分散系统;
S4、经第二热分散系统处理后的浆液进入底层浆池;
S5、步骤S4中的浆液经第三回路制备后进入第三热分散系统;
S6、经第三热分散系统处理后的浆液进入面层浆池;
所述OCC浆线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依次经水力碎浆机、高浓度除渣器和粗筛后进入纤维分级筛;
S2、浆液经纤维分级筛分成长纤维和短纤维;
S3、含有长纤维的浆液经精筛工序和第一除砂工序后部分尾浆进入混合浆池;
S4、含有长纤维的浆液经精筛工序和第一除砂工序形成的良浆进入长纤热分散系统;
S5、经长纤热分散系统处理后的良浆进入长纤浆塔;
S6、当步骤S3进行时,含有短纤维的浆液经第二除砂工序后部分进入混合浆池,与步骤S3中的含有长纤维的尾浆形成混合尾浆,进入混合浆热分散系统;
S7、短纤经第二除砂工序后部分良浆进入短纤浆塔;
S8、混合浆池内的良浆经混合浆热分散系统处理后,与短纤浆塔、长纤浆塔内的良浆共同进入芯层浆池。
进一步的,第一回路包括依次设置的转鼓碎浆机、高浓度除渣器、粗筛机、中浓度除砂器、精筛机、脱墨浮选槽和多盘浓缩机。
进一步的,第二回路包括依次设置的脱墨浮选槽和多盘浓缩机。
进一步的,第三回路包括依次设置的脱墨浮选槽、多盘浓缩机、还原漂白塔和低浓度除砂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未经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6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