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四缸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7220.8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左正兴;王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1/04 | 分类号: | F02B71/04;F02B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四缸四 冲程 自由 活塞 发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动力机械工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四缸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属于能源动力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增程式内燃机能量转化效率低、二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排放高、已有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侧向力突出的问题。本发明的自由活塞发电机使用四冲程的运行方式,进排气过程明显优于二冲程,可以高效地进行进排气,提高燃效效果,有效降低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还兼具了自由活塞发电机直线运动的特性,减少了曲轴等运动部件,有效的提高了内燃机的机械效率和功重比;由于运动部件上的四个活塞同轴布置,有效避免了侧向力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动力机械工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四缸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属于能源动力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增程式电动车技术飞速进步,市场上已出现量产的增程式电动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只有电机驱动一种方式,但是可以通过直接插电的方式充电,也可以使用内燃式增程器发电驱动电机,并将多产生的电能进行存储。已量产的增程式电动车增程器排量虽然不同,但均使用传统的内燃机作为动力源进行能量转换。增程式电动车电池模组小,纯电运行里程短,大部分运行时间需要启动内燃机式增程器,油耗并没有明显改善。而自由活塞发电机因较高的功重比和机械效率,在增程式电动车的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大多数自由活塞发动机采用二冲程燃烧过程,虽然提高了功重比,但是燃烧效果差,CO、HC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增加。有一少部分自由活塞发动机使用四冲程燃烧过程,但是活动部件不唯一,会导致额外的侧向力,控制难度高,难以实现稳定运行;还有一部分自由活塞发电机采用每侧两缸并列布局的方式,左右两侧共四个气缸,实现四冲程燃烧过程,这种结构也会在运动部件上产生侧向力,增大运动部件运行时的摩擦,影响机械效率和运动件使用寿命。故避免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运行时不必要的侧向力,有效降低自由活塞发电机排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增程式内燃机能量转化效率低、二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排放高、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侧向力突出的问题,提出一种同轴四缸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该自由活塞发电机使用四冲程的运行方式,进排气过程明显优于二冲程,可以高效地进行进排气,提高燃效效果,有效降低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还兼具了自由活塞发电机直线运动的特性,减少了曲轴等运动部件,有效的提高了内燃机的机械效率和功重比;由于运动部件上的四个活塞同轴布置,有效避免了侧向力的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同轴四缸四冲程自由活塞发电机,在同一轴线上安装四个气缸,通过安装环、连接杆、安装柱将四个气缸缸体固定连接,在同轴安装的同时保证四个气缸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
在运动部件上安装发电机的动子,在固定部件上安装发电机的定子。在运动部件的圆柱面部分设计有8个开窗,保证固定部件通过开窗将四个缸体进行固定连接,同时通过开窗进行四个气缸的控制和进换气。
本发明中的四个气缸缸体通过固定部件同轴连接,四个活塞通过移动部件同轴连接,保证四个气缸的运动均发生在同一轴线上,有效避免了侧向力的产生。
本发明的四个活塞在运行时,按照第一活塞-第四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第一活塞-第四活塞的顺序循环,依次进行燃烧。因为采用同轴的布局方式将四个活塞两两对称安装,所以在运行时,同侧的两个活塞同时运动到上止点,另外一侧的两个活塞则同时运动到下止点。
本发明中第一、第二气缸的燃烧室位于气缸的左侧,第三、第四气缸的燃烧室位于气缸的右侧。安装有四个活塞的运动部件每往复运动一次,每一个气缸都会经历二个冲程。所以每往复运动两次即可实现每个气缸的四个冲程。因为按照第一活塞-第四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的顺序循环做功,此自由活塞发电机在往复循环的四个冲程中均有动力,保证此自由活塞发电机四冲程的顺利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检测器件
- 下一篇:基于铜箔和基材厚度的FCCL弯折疲劳应力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