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物体交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7291.8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8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文;张启煊;张亦弛;虞晶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技大学;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势 虚拟现实 物体 交互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物体交互系统,利用定位器完成手套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定位,并通过手套识别手势在虚拟现实场景中重现用户双手,之后用户可以通过特定手势完成对虚拟物体的交互。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通过手势对虚拟现实场景中的虚拟物体进行交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操作直观,如手势的抓取对应虚拟场景中的抓取效果、手势旋转对应虚拟场景中旋转的效果;2)操作多样化,双手可以分辨的手势及移动具有大于十个自由度,提高了所完成的操作种类数量;3)沉浸体验极佳,通过定位器和虚拟现实设备等,用户可以直接在虚拟场景中观察到自己的双手,同时完成相应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于虚拟现实场景中虚拟物体的手势交互方法,用于实现对于虚拟物体在游戏引擎中的交互,属于人机交互领域。
背景技术
虚拟物体交互通常是指通过人的特定行为改变虚拟物体的特定属性,如位置、大小等。
目前的虚拟现实物体交互主要有鼠标、键盘、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手柄等。传统虚拟物体交互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交互自由度低、交互方法少、展示效果不佳等,在沉浸式场景中表现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虚拟现实物体交互方法自由度低、方法少、展示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物体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被用户穿戴的、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手套;
固定在手套外侧的定位器;
放置在穿戴手套的用户所处现实场景两侧的标定器,标定器用于追踪定位器;
与现实场景相对应的虚拟场景以及位于虚拟场景内的虚拟物体;
可让穿戴手套的用户观测虚拟场景的虚拟现实设备;
可让不同观察者同时在各方位观测虚拟场景的全息显示设备,全息显示设备与虚拟现实场景在物理空间中对齐,全息显示设备显示的场景与穿戴手套的用户在现实中重合,不同观察者可以在现实中通过全息显示设备直接观察到穿戴手套的用户对虚拟物体的操作;
用于处理手套手势和虚拟物体属性的软件模块,在软件模块中,预先定义完成的在各种情况下的手势意义以及交互逻辑,如;
虚拟场景完成加载后,软件模块通过固定在手套外侧的定位器与现实场景两侧的标定器计算手套所处的位置、方向及手势,使得用户在虚拟场景中看到的虚拟手套的位置与现实场景中实际的用户双手位置相同,再通过判断虚拟场景中虚拟物体与虚拟手套的距离结合用户当前手势判断得到的相对应的手势意义,完成虚拟物体的移动、缩放、旋转以及外观的更改。观察者通过全息显示设备直接在现实中观察到用户、虚拟现实场景以及用户对虚拟现实场景的操作。如抓取某一物体并展示,抓取的物体与用户的手在观察者的视角下重合。
优选地,所述预先定义的手势意义包括抓取、移动、缩放、旋转。
优选地,所述全息显示设备为全息透明显示屏,其位置位于用户活动空间与观察者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操作直观,如手势的抓取对应虚拟场景中的抓取效果、手势旋转对应虚拟场景中旋转的效果;2)操作多样化,双手可以分辨的手势及移动具有大于十个自由度,提高了所完成的操作种类数量;3)沉浸体验极佳,通过定位器和虚拟现实设备等,用户可以直接在虚拟场景中观察到自己的双手,同时完成相应操作;4)展示效果极佳,观察者不用佩戴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而可以通过全息显示设备直接在现实中直接观察到用户对虚拟场景的操作,用户可以直观地向观察者展示对虚拟场景的操作,如展示某一物体的外观、细节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技大学;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技大学;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