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7347.X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2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特征 信息 漏洞 风险 评估 方法 装置 | ||
1.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对信息漏洞进行多维度分析处理后计算攻击热度,得到第一数据;
S2、对信息漏洞的固有属性值进行量化处理,得到第二数据;
S3、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利用功效系数法变换信息漏洞关联风险,得到所述信息漏洞的风险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S11、通过Compertz模型对信息漏洞进行多维分析处理,得到分析结果;
S12、根据分析结果计算攻击热度,得到第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具体为:
S121、根据信息漏洞的生命周期,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
S122、利用功效系数法变换攻击热度指标,得到第一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mpertz模型具体为:
V(t)=Vab
其中,V(t)表示信息漏洞攻击次数,t表示时间,V表示当t→∞时,信息漏洞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遭受到的攻击总数;
b表示信息漏洞攻击的增长速度;
a表示受攻击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1具体为:
将信息漏洞Vi的生命周期Ti划分成n个时间段,则第k个时间段攻击量为:
Vi(k)=Vi(k+1)-Vi(k)。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2具体为:
利用功效系数法变换攻击热度指标完成权重值的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wi表示信息漏洞Vi在k个时间段的攻击热度,i和j为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数据元特征的信息漏洞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S31、利用信息漏洞的网络流中心性值得出单向传输状态下的攻击路径数,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H表示信息漏洞集合,G表示攻击者直接利用的新漏洞集合,且mjk表示信息漏洞的初始攻击节点,信息漏洞是目的攻击节点所有可能攻击的位置,表示属于攻击路径中所能利用到信息漏洞的攻击路径;
S32、计算不同信息漏洞网络流中心度的大小,过程如下:
其中,q表示攻击路径中的节点数,jq表示攻击路径中节点关联度;
S33、利用AHP分析法建立判断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lm表示6种攻击链,m∈[1,6]且m为整数;
S34、量化处理各个维度的指标,量化处理过程如下:
其中,β表示指标维度,λ表示量化级,wi表示信息漏洞Vi在k个时间段的攻击热度,i和j为常数;
S35、利用功效系数法评估信息漏洞关联风险值,过程如下:
R=A×(e+Cf(i)-Ca)
其中,R表示信息漏洞Vi量化后的关联风险值,Ca表示信息漏洞中心计算值,e和f为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未经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3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