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压井完井作业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8832.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林;王林;王方祥;田胜敏;邹鹏;黄其;王文山;李楠;刘林;姜勇;张龙;杨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23/00;E21B47/06;E21B34/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压井完井 作业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压井完井作业工艺方法,其包括井筒准备、测压、暂闭井筒、密封性验证、下泵、打开油气通道等若干步骤,属于油气井井下作业技术领域。连续油管带压作业完成井筒准备工作,测静压为井底暂闭塞打开方式及打开压力的确定提供依据。连续油管带压下入不压井作业工具串,坐封井底暂闭塞后暂闭井筒。验证井筒密封性后,采用常规下抽油泵完井工艺完井。采用地面打压或井内负压的方式打开油气流通道,实现快速投产。井底暂闭塞溶解后实现井筒全通径生产。本发明无需压井液压井,对储层无污染,能够实现下泵后及时投产,无需额外的施工作业,即可恢复井筒的全通径状态,可缩短油气井的投产周期,节约投入成本,提高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井下作业技术领域,适用于油井投产完井过程中的不压井作业,尤其是一种不压井完井作业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完井过程中,由于射孔、压裂等施工已打开地层流体流向井筒的通道,所以在下抽油泵等开井状态下施工时,为了井控安全,一般采用井口带压作业装置或压井后下入完井管柱的作业方式。井口带压作业无法下入电泵、水力泵等复杂组合的管柱,且井控风险较高,工序复杂,施工周期较长,作业成本高,适用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常规压井需使用大量高密度的压井液,不仅增加了作业的成本,而且易对储层造成污染,影响压裂等增产措施的效果,导致油气采收率下降,开井后需返排压井液,延长了油气井的投产时间,严重影响油气田的整体开发效益。因此,对不压井完井作业工艺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压井完井作业工艺方法,通过向井内坐封井底暂闭塞暂闭井筒,下泵等施工后地面正打压或形成井内负压的方式打开油气流通道,井底暂闭塞溶解后形成井筒全通径,实现不污染储层、快速投产的目的,可节约投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压井完井作业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井筒准备:连续油管作业机搬上,在井口带压的情况下完成包括通洗井、刮削在内的井筒准备工作;
2)测压:试井车下入压力计至预定位置,测静压或压力梯度,为井底暂闭塞打开方式及打开压力的确定提供依据;
3)暂闭井筒:连续油管带压下入不压井作业工具串,其中不压井作业工具串为连续油管+连接器+马达头总成+坐封工具+井底暂闭塞,不压井作业工具串下入至坐封深度后(避开套管接箍位置),通过地面泵车向连续油管正打压至设计压力,突然泄压,井底暂闭塞坐封并脱手;缓慢上提连续油管,悬重正常,表明井底暂闭塞脱手成功;上提连续油管5~10m后,缓慢下放至遇阻位置,加压不超过20KN,复探井底暂闭塞三次,确保位置无误;
4)密封性验证:上提连续油管管串,打开套管闸门,观察溢流情况,验证井筒的密封情况,若30min内无溢流显示,则说明井底暂闭塞坐封情况良好,关闭套管闸门,起出连续油管管串;
5)下泵:连续油管作业机撤出,常规修井机搬上;安装压井、节流管汇及管线,换井口大四通,装防喷器,试压合格;通过油管下入生产管柱,井口调整下泵深度;拆防喷器,安装采油树上挂,并试压合格;
6)打开油气通道:根据所测地层压力和井口采油树的实际情况,采取向井筒正打压的方式或者使井筒产生负压的方式,在井底暂闭塞上产生正压差或负压差作用,打开油气通道;试抽合格后,实现快速投产;井底暂闭塞在井内含盐流体中失封后滑落井底,并全部溶解,实现井筒全通径生产。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若井内为稠油,则需热洗井,以保证井筒内稠油、死油冲洗干净,为压力计及后续工具的下入提供清洁的井筒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8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 下一篇:自控液压压力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