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压井完井用可溶井底暂闭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8873.8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林;王林;王方祥;田胜敏;邹鹏;黄其;王文山;李楠;刘林;杨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9 | 分类号: | E21B33/129;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压井完井用 可溶 井底 闭塞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压井完井用可溶井底暂闭塞结构,其包括上接头、坐封工具、暂闭塞和引鞋,坐封工具通过地面泵注入高压流体促使上提活塞和下压活塞分别向上和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棘爪丢手和活塞推筒分别向上和向下滑动,棘爪丢手带动中心管、支撑卡瓦、下顶盘、引鞋向上运动,同时活塞推筒推动支撑筒、张开卡瓦、支撑盘向下运动,逆向运动使支撑卡瓦支撑张开卡瓦张开并锚定井壁,上下压缩密封胶筒变形而暂闭井筒,继续运动使棘爪丢手释放中心管,通过泄压孔泄压,完成坐封、丢手过程。通过内堵头释放和可溶部件的溶解,形成井筒的全通径。本发明的使用对储层无污染,可恢复井筒的全通径,可缩短油气井的投产时间,并可提高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井下作业技术领域,适用于油井投产完井过程中的不压井作业,尤其是一种不压井完井用可溶井底暂闭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采用套管压裂技术的井越来越多。这些井在压裂停喷后都需要下泵完井作业,目前套管压裂后完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直接使用带压作业设备下入生产管柱(光油管),多数用于气井。该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井控风险高、施工周期长、作业成本高;无法下电泵、水力泵等复杂组合的管柱;下管过程挤压井筒空间,产生正压差让井筒流体会进入地层,造成伤害。(2)使用连续油管压井,常规修井机下入抽油泵或者电泵进行完井,多数用于油井。该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需使用压井液,易对储层造成污染、影响压裂效果;工序多,完井前后都需要频繁洗压井,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水;完井后,泵以下的压井液无法替出,开抽后对地面流程有影响。由此可见,采用井口带压作业装置或连续油管压井+修井机下入完井的作业方式,均存在诸多弊端,延长了油气井的投产时间,严重影响油气田的整体开发效益。因此,对不压井完井作业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暂闭牢靠、快速投产、解封后井筒全通径的不压井完井用可溶井底暂闭塞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压井完井用可溶井底暂闭塞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接头、坐封工具、暂闭塞和引鞋;
所述坐封工具包括活塞筒、放气压盖、上提活塞、棘爪丢手、下压活塞和活塞推筒;所述活塞筒的内腔设有限位台阶并将该活塞筒的内腔分为上活塞腔、中活塞腔和下活塞腔,所述活塞筒的侧壁上还设有流道孔以实现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与所述中活塞腔之间的连通;所述放气压盖封装在所述活塞筒的上部端口处,该放气压盖的中部还设有仅允许向上开通的单向放气阀;所述上提活塞可匹配地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上活塞腔中,且该上提活塞由所述限位台阶来限制其下移的位置;所述棘爪丢手的上端贯穿所述下压活塞并与所述上提活塞固接、下端形成有棘爪并置入在所述活塞推筒的内腔中,该棘爪丢手内部中空并形成有内腔,且该棘爪丢手的侧壁上还开有泄压孔A,在所述上提活塞的带动下该棘爪丢手上移到位后,所述泄压孔A穿过所述下压活塞并暴露在所述下活塞腔内;所述下压活塞可匹配地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下活塞腔中,且该下压活塞固接在所述活塞推筒的上端并由所述限位台阶来限制其上移的位置;所述活塞推筒的内腔下部为小直径的锁紧腔、内腔中部为大直径的释放腔,初始时所述棘爪被压缩在所述锁紧腔内,且在所述棘爪丢手上移到位后所述棘爪上移至所述释放腔内并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扩张以实现丢手,所述活塞推筒的侧壁上还开有泄压孔B,所述泄压孔B与所述释放腔相对应;
通过地面泵向所述中活塞腔注入高压流体促使所述上提活塞和所述下压活塞分别向上和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棘爪丢手和所述活塞推筒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所述放气压盖通过所述单向放气阀隔绝高压流体并释放所述上活塞腔内的压缩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8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可折展感温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