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9511.0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魏加华;乔禛;王光谦;翁燕章;柏文文;曹炯玮;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G05D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张兰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飞行 载体 声波 系统 | ||
1.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包括:两类子系统、空中悬停作业系统以及巡航作业系统;
所述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中的第一类子系统,即:空中悬停作业系统,包括:具备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等功能的飞行器,地面控制站,以及挂载在飞行器下的发声装置和气象采集装置,所述具备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等功能的飞行器包括多旋翼无人机、直升机、飞艇其中的一种;
所述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中的第二类子系统,即:巡航作业系统,包括:具有巡航功能的飞行器,地面控制站,以及挂载在飞行器下的发声装置,所述具备巡航功能的飞行器包括但不限于固定翼无人机;
所述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中两类上述子系统的分类原因是根据所述系统的应用场景不同而划分;
所述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的两类子系统的作业模式包括:
云底模式:
所述空中悬停作业系统在所述云底模式中,要求飞行器飞行至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目标云底下方,所悬挂的声波发声装置发声方向指向云底,所述巡航作业系统在所述云底模式中,要求声波发声装置安装于飞行器机身上部,飞行器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目标云层中心线方向往返飞行,飞行高度低于云底;
穿云模式:
所述空中悬停作业系统在所述穿云模式中,要求飞行器悬停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目标云层中,所悬挂的声波发声装置发声方向与地面平行,声波向四周扩散传播,所述巡航作业系统在所述穿云模式中,要求飞行器飞行高度要大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目标云层云底高度,小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目标云层云顶高度,声波发声装置的挂载位置依据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不同可安装在机翼下方、机腹下方和机身上方;
云顶模式:
所述空中悬停作业系统在所述云顶模式中,要求飞行器飞行至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目标云顶上方,所悬挂的声波发声装置发声方向指向云顶,
所述巡航作业系统在所述云顶模式中,要求声波发声装置安装于飞行器机身下部或机翼下,飞行器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目标云层中心线方向往返飞行,飞行高度高于云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依据人工影响天气前期天气条件及规模、飞行器起降条件、设备通信链路等决定,所述天气条件及规模可根据气象雷达等实时气象监测设备、常规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等方式来确定;所述飞行器起降条件及设备通信链路依据实际使用飞行器飞行性能来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的两类子系统中的地面控制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包括:飞行器实时控制及飞行状态信息实时反馈;声波增雨系统的启闭控制、声波波形显示、设备状态显示;气象探测装置控制、探测及状态参数实时显示;所述地面控制系统应预留接口,可外接气象雷达、数值预报等气象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在采用飞行模式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可采用单一飞行器作业,也可采用多飞行器组阵作业,每台飞行器的作业模式依据气象条件、飞机性能等灵活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飞行载体的声波增雨系统要求:空中悬停作业系统中的飞行器除具备常规能力外,要求具备长时间空中悬停能力且载重能力要大于系统中其它装置的总重量;巡航作业系统中的飞行器除具备常规能力外,要求具备长航时飞行能力且载重能力要大于系统中其他装置的总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5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耐磨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严寒的汽车结构管用钢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