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9859.X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雅攀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1/00;A01C1/06;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冉玲芬 |
地址: | 4046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起厢、施底肥、浸种、播种、搭棚、出苗管理、施肥、移栽、待种植稻田处理、管理及收割。本发明通过整地使稻田适于水稻生长,然后起厢、施底肥,对谷种进行浸泡、催芽,从而做好前期播种准备,播种时将谷种和干泥沙混合可使播种时将谷种均匀撒在厢面上,然后对其进行搭棚、出苗管理、施肥,当稻苗长出4~6个耳时进行移栽,移栽之前对待种植稻田处理,然后管理移栽好的稻苗,最后当稻苗成熟后对其进行收割,在这个过程中,将薄膜揭开后需要随时观察稻苗生长状况,注意是否有害虫侵袭。通过本发明方法种植的水稻的产量高、品质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其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温度为28~32℃。其分布很广,除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区均有水稻生长。在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千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总产量高度2亿吨以上。
水稻种植主要包括稻田和插秧,其具体过程为: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成等步骤。现有的有机水稻种植方法产量较低,虽然从水稻品种上对其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并没有从整个种植过程中提高其产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及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地:选择水源好、肥沃、向阳的田作为稻田,在种植的前一年对稻田进行翻耕,并撒上草木灰及牲畜粪,第二年惊蛰前进行第二次翻耕;
S2起厢:在稻田内起厢,厢面高于稻田的水面,且厢与厢之间留有水沟;
S3施底肥:向牲畜粪中加入过磷酸钙并混合均匀,然后施加到厢面上,并将厢面推平,此时厢面仍高于稻田的水面;
S4浸种:选择优良谷种,在温水中对谷种进行浸泡,然后催芽;
S5播种:当谷种刚好发芽时,将谷种与干泥沙混合在一起,然后均匀撒在厢面上;
S6搭棚:在每列厢四周搭建大棚架,然后盖上薄膜,所搭建的大棚为拱状;
S7出苗管理:当谷种出苗后,天气晴朗时,在白天将大棚两端的薄膜揭开,在夜晚将大棚两端的薄膜重新盖上;
S8施肥:当稻苗长至两叶时,在晴朗天气下将薄膜揭开,裸露1~2天,然后施加氮肥,当稻苗长出1~2个叶耳时进行第二次施肥;
S9移栽:当稻苗长出4~6个叶耳时进行移栽;
S10待种植稻田处理:对种植移栽稻苗的稻田进行翻耕,然后施加肥料,将稻田推平,然后种植稻苗;
S11管理:当稻苗长至30~35cm左右时,向稻田中加水,然后进行追肥、杀虫;
S12收割:当稻穗长至金黄色,稻谷成熟后进行收割。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厢与厢之间的间距为135~155cm,所述厢面的横向间距为45~52cm。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浸种的水温为30~40℃,浸种时长2~3小时,催芽时长12~24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中施加的肥料量为每一亩地施加80~100斤过磷酸钙、80~100斤碳铵。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中稻苗的横向种植间距为24~32cm,纵向种植间距为21~2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雅攀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雅攀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