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0251.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桂烜;刘正方;周正龙;罗俊君;陈林;加玉伟;王崇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必达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7 | 分类号: | F24F11/47;F24F11/64;G06Q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赵胜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能耗 优化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数据,存储所述数据并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至少包括冷源设备的运行数据、室内不同区域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与预置的用冷量模型,得到所述室内不同区域的舒适用冷量和最终的预测的日用冷量曲线;根据所述最终的预测的日用冷量曲线和预置的能耗预测模型,得到最优的冷源设备能耗优化方案,根据所述最优的冷源设备能耗优化方案控制所述冷源设备。该方法可以根据人的体温变化设定温度,满足人体的舒适度的调整,并不需要一直在空调末端调整温度设定,且可以满足最大的经济性运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能效优化控制策略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型公用建筑的总体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比超过了50%,空调机组设备自身的效率差、机组群控的运行参数不合理、末端温度给定值的不合适、末端机管理不到位,出现空载运转等现象都会提高暖通空调的能耗占比,在众多的建筑节能措施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围绕着空调控制进行优化,目前一般的建筑内也均上线了空调优化控制系统,更进一步的还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寻优算法,结合末端的传感器实现PID调节,达到机组群控的参数优化运行,达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有条件的还上线了水蓄能或冰蓄能,充分利用峰平谷的电价差,实现节省电费的目的,但上线的蓄能系统控制也仅仅考虑了峰平谷的时间差异。
现有的空调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5大循环系统内的不同传感器的实时采集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监视及数据分析,对局部的末端冷源变化也是通过传感器的采集进行差值的PID调节,而机组的投运策略也是基于事先定义的春季/冬季、节假日、高峰/非高峰等不同时间模式来应对,比较粗犷,不够精细化,基于末端反馈的PID调节具备一定的滞后性,可能存在反复调节的问题,给用户照成体验感差,也会照成一定的能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比较粗犷,不够精细化,基于末端反馈的PID调节具备一定的滞后性,可能存在反复调节的问题,给用户照成体验感差,也会照成一定的能耗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数据,存储所述数据并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至少包括冷源设备的运行数据、室内不同区域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与预置的用冷量模型,得到所述室内不同区域的舒适用冷量和最终的预测的日用冷量曲线;
根据所述最终的预测的日用冷量曲线和预置的能耗预测模型,得到最优的冷源设备能耗优化方案,根据所述最优的冷源设备能耗优化方案控制所述冷源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能耗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数据,存储所述数据并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至少包括冷源设备的运行数据、室内不同区域的数据;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与预置的用冷量模型,得到所述室内不同区域的舒适用冷量和最终的预测的日用冷量曲线;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终的预测的日用冷量曲线和预置的能耗预测模型,得到最优的冷源设备能耗优化方案,根据所述最优的冷源设备能耗优化方案控制所述冷源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能耗优化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必达中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必达中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0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