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0285.8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桃井拓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8;F21V19/00;F21V5/04;G02F1/13357;F21Y105/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温剑;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壳体;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大致矩形的基板,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多个发光装置,配置在所述基板上;以及光漫射板,配置在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之上,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分别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且配置在与所述基板的一边平行且彼此平行的两条以上的第一虚拟直线上,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各边与第一虚拟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最小的角度为25°以上且4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光源装置及具有所述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使用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近年来,开始使用具有多个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
图1A示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面光源装置10中的发光装置20的配置。如图1A所示,安装有多个发光装置20的带状的多个基板21彼此平行地配置于大致矩形的支撑体40之上。由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10中,多个发光装置20配置为网格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84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图1B示出图1A所示的发光装置20中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50的配置。如图1B所示,发光元件的发光面50为大致矩形,发光元件的发光面50的边是以与基板2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的。
图1C示出上述那样配置的发光元件所带来的、光漫射板上的辉度分布的影像。如图1C所示,来自发光元件的光易于在相对于发光面50的各边垂直的方向上扩展,而难以在发光面50的对角线的方向上扩展。由此,在以往的面光源装置10中,例如在发光装置20配置为网格状时,有时光不在网格的对角线的方向上扩展,而在光漫射板上产生暗部60,从而产生辉度不均(参照图1A)。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具有多个发光装置的面光源装置中的、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朝向而产生辉度不均的情况的面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壳体;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大致矩形的基板,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多个发光装置,配置在所述基板上;以及光漫射板,配置在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之上,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分别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且配置在与所述基板的一边平行且彼此平行的两条以上的第一虚拟直线上,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各边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最小的角度为25°以上且45°以下。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壳体;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板,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多个发光装置,配置在所述基板上;以及光漫射板,配置在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之上,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分别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且所述多个发光装置以位于如下位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基板上,即,位于在所述壳体内设定的彼此平行的两条以上的第一虚拟直线、和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交叉的彼此平行的两条以上的第二虚拟直线所形成的四边形的顶点上,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所述发光面的各边与所述四边形的对角线所成的角度为70°以上且110°以下,或者,朝向所述对角线的方向的、所述发光面的边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所成的角度为25°以上且65°以下。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以及被照射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显示部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具有多个发光装置的面光源装置中的、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朝向而产生辉度不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以往的面光源装置中的发光装置的配置,图1B示出图1A所示的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是如何配置的,图1C示出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辉度分布的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0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