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0406.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0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刘宏;杨国华;熊久良;朱成;杨杰;张建培;张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5/02 | 分类号: | H04B15/02;H03H11/24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李团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电路 接收器 电磁 脉冲 防护 装置 | ||
一种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涉及强电磁脉冲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箱体内分别设置第一级隔舱(5)、第二级隔舱(6)和第三级隔舱(7),然后在第一级隔舱、第二级隔舱和第三级隔舱分别设置前级抑制印制电路板(9)、第二级滤波功能印制电路板(10)和后级高速限幅印制电路板(11),有效的提高了轨道接收器信号回路的强电磁脉冲耐受能力,同时本发明在满足信号传输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防护效果较好,抑制比高,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电磁脉冲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轨道交通作为主要的陆上运输工具,有着运力大、成本低、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等优势,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电子工业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轨道交通电子系统中复杂电子信息系统也随之增加,进而导致电磁环境(特别是强电磁脉冲)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系统对强电磁脉冲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接收器作为轨道电路设备的核心,用于接收轨道上传输的移频信息并进行解调,动作轨道继电器同时向列控中心上传轨道占用或者空闲信息。目前的轨道电路接收器均未对强电磁脉冲防护进行设计考虑,经试验证明,在各种强电磁脉冲(如HEMP、UWB、NP-HMP、EMP等)的辐照威胁下,轨道接收器信号回路最容易遭受到强电磁脉冲的干扰和损害,导致设备性能降低或失效,内部元器件损毁等。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长期技术诉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本发明针对强电磁脉冲的波形特点,能同时泄放、抑制不同的脉冲能量,抑制比较高,抑制范围较宽,响应时间快,同时本发明具有与轨道接收器相匹配的专业转接接口,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包括安装连接件、箱体、前级抑制印制电路板、第二级滤波功能印制电路板和后级高速限幅印制电路板,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轨道接收器用插座和轨道接收器用插头,所述轨道接收器用插座连接外部接线端子,轨道接收器用插头连接接收器端,在箱体内设有屏蔽腔体主体将箱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级隔舱、第二级隔舱和第三级隔舱,在第一级隔舱、第二级隔舱和第三级隔舱的内侧分别设有绝缘层,在每层的绝缘层内分别设有内覆屏蔽层,在第一级隔舱、第二级隔舱和第三级隔舱内分别设有前级抑制印制电路板、第二级滤波功能印制电路板和后级高速限幅印制电路板,所述前级抑制印制电路板、第二级滤波功能印制电路板和后级高速限幅印制电路板之间依次通过线缆连接,前级抑制印制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轨道接收器用插座,后级高速限幅印制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轨道接收器用插头。
所述的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所述线缆为屏蔽线缆或线缆外设屏蔽层。
所述的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所述箱体为金属箱体。
所述的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所述前级抑制印制电路板包含与轨道接收器匹配的七路强电磁脉冲泄放抑制回路,每一回路均采用放电管。
所述的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所述第二级滤波功能印制电路板包含七路强电磁脉冲能量吸收回路,每一回路均采用阻抗元件和瞬态组件组合,进一步吸收强电磁脉冲能量的同时延缓其波形的陡度速率。
所述的用于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所述后级高速限幅印制电路板包含七路强电磁脉冲能量钳位回路,每一回路均采用双向钳位瞬态抑制管元件组。
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0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