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0980.4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丰;梁结嫦;陈仕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4/22 | 分类号: | D06M14/22;D04B1/10;D04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陈明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自适应 调温 双层 针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步骤:对棉纱线进行整体预处理,在棉纱线上引入碳碳双键,然后将所述棉纱线分别浸渍在LCST型单体溶液体系和UCST型单体溶液体系中,得到LCST型棉纱线和UCST型棉纱线,之后通过紫外光照处理使所述LCST型棉纱线和UCST型棉纱线发生原位聚合‑交联反应,最后再以双层针织设计为辅助,制得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本发明赋予了棉纱线温度变化下的可逆润湿性变化和可逆膨胀收缩,再采用双层针织设计精确调控不同纱线在各层的比例和分布方式,达到温度变化下汗液传导及孔隙开闭的智能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面料由于在人体健康和舒适性方面拥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潜力,其中,能在高温下吸湿排汗的纤维面料成为纺织和材料领域研究热点。纺织品大多是由纱线织造而成的,因而纱线的结构和性能对面料的服用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如何提高亲水性或导水性对改善人体穿着舒适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提高纱线导湿性的方法主要有超细化、微孔化、和异形化等物理方法以及分子接枝、表面涂层等化学改性方法。超细纤维和中空微孔主要通过纤维细化后增大的比表面积和毛细力来提高导水性。异形纤维主要是通过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增加孔道结构来改善纤维的汗液传导性能。化学改性常用方法是通过化学接枝在纤维表面引入亲水性官能团或将亲水整理剂涂覆在纤维表面。然而,上述方法制备的吸湿排汗织物往往具有整体统一的表面能或结构,使得汗液传导过程不具备方向性,汗液依然会部分留在体表。
此外,现代城市生活需面临频繁的冷热场景切换(如夏季进出空调房等),或者是在不同温度的特殊作业环境下,人体不仅需要高温下的快速湿热释放,也需要低温时的控湿保温防止骤冷。因此如何设计纱线或织物的结构和性能,使得织物能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智能调节汗液传导方向和热交换强度,对人体舒适度和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纱线织物面料缺乏水分定向传导和动态的湿热调节机制,难以满足不同温湿度场合下的应用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对棉纱线进行整体预处理,在所述棉纱线上引入碳碳双键,得到预处理棉纱线;
将所述预处理棉纱线分别浸渍在LCST型单体溶液体系和UCST型单体溶液体系中,得到LCST棉纱线和UCST棉纱线;
对所述LCST棉纱线和UCST棉纱线进行预烘处理后,再放置于紫外箱体中进行原位光引发聚合和交联反应,得到LCST型温敏棉纱线和UCST型温敏棉纱线;
采用双层针织法将所述LCST型温敏棉纱线和UCST型温敏棉纱线由内而外梯度分布并部分互穿,构建不对称导湿梯度结构,制得所述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
所述温度自适应控湿调温双层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对棉纱线进行整体预处理,在所述棉纱线上引入碳碳双键,得到预处理棉纱线的步骤包括:
将棉纱线浸渍在由乙酸、四氢呋喃和硅氧偶联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60-90℃的条件下使所述棉纱线上的羟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硅烷偶联剂反应,在所述棉纱线上引入碳碳双键;
在真空条件下,以100-110℃的温度对所述棉纱线进行加热烘焙处理12-24h,得到所述预处理棉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0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