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2139.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古井宪治;林下刚;门田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2D41/14;F02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谟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并且能够吸藏氧的催化剂的劣化,其特征在于,具备:
空燃比检测装置,配置于所述催化剂的下游侧,并且构成为检测从所述催化剂流出的排气的空燃比;及
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
控制向所述催化剂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
判定所述催化剂的劣化,
执行使所述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或浓的劣化判定控制,并且,
基于在所述劣化判定控制中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变化时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来判定所述催化剂的贵金属的劣化,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作为所述劣化判定控制,执行使所述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稀控制,并且,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稀控制中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增加时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所述空燃比的平均值、所述空燃比的变化量或所述空燃比的斜率为稀侧判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催化剂的贵金属劣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劣化判定控制中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之差达到了上限值的情况下,不判定所述催化剂的贵金属的劣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判定空燃比以下时开始所述稀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算出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并且,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以使所述算出的氧吸藏量不达到预先确定的最大氧吸藏量的方式执行所述稀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稀控制中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了比理论空燃比稀的上限空燃比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催化剂的助催化剂劣化。
6.一种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构成为检测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并且能够吸藏氧的催化剂的劣化,其特征在于,具备:
空燃比检测装置,配置于所述催化剂的下游侧,并且构成为检测从所述催化剂流出的排气的空燃比;及
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
控制向所述催化剂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
判定所述催化剂的劣化,
执行使所述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或浓的劣化判定控制,并且,
基于在所述劣化判定控制中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变化时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来判定所述催化剂的贵金属的劣化,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作为所述劣化判定控制,执行使所述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并且,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浓控制中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减少时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所述空燃比的平均值、所述空燃比的变化量或所述空燃比的斜率为浓侧判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催化剂的贵金属劣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劣化判定控制中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之差达到了上限值的情况下,不判定所述催化剂的贵金属的劣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为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稀判定空燃比以上时开始所述浓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算出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并且,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以使算出的氧吸藏量不达到零的方式执行所述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1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读取操作的温度跟踪动态保持器实施方式
- 下一篇: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