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2394.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政操;吴仙斌;苗荣荣;吴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0 | 分类号: | C01B32/20;C01B32/205;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地址: | 31517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石墨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针状焦窑前粉进行石墨化处理、沥青包覆处理和碳化处理得到第一颗粒;
(2)将石油焦进行沥青包覆处理、粉碎解聚处理和石墨化处理得到第二颗粒;
(3)将所述第一颗粒与所述第二颗粒进行共混处理;
所述第一颗粒与所述第二颗粒的质量比为1:(1~4);
步骤(1)和步骤(2)不分先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与所述第二颗粒的质量比为3:7或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焦窑前粉的中值粒径D50为8~13μm;
和/或,所述针状焦窑前粉的Dmax≤30μm;
和/或,所述第一颗粒的中值粒径D50为11.0~13.0μm;
和/或,所述石油焦的中值粒径D50为9~12μm;
和/或,所述第二颗粒的中值粒径D50为17~19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焦窑前粉的中值粒径D50为9.5~11.5μm;
和/或,所述石油焦的中值粒径D50为10~10.5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温度为2800~3200℃;
和/或,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时间为20~60h;
和/或,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350℃;
和/或,所述碳化处理的时间为0.5~24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温度为3000℃;
和/或,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时间为32h;
和/或,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100℃;
和/或,所述碳化处理的时间为12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包覆处理包括将沥青与被包覆物料混合后进行热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的结焦值为60~67%。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的软化点为200~25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的挥发分≤45%。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的中值粒径D50为1~20μm。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在CDLW-6000螺带式混料机中进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DLW-6000螺带式混料机的频率为20~40Hz。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DLW-6000螺带式混料机的频率为30Hz。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0~90min。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时间为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3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