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收纳式桅杆的潜航器隐蔽监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2816.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秋实;魏松涛;贾兴豪;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38 | 分类号: | B63G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窦艳鹏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收纳 桅杆 潜航 隐蔽 监视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收纳式桅杆的潜航器隐蔽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式桅杆包括:俯仰轴体、舱体和双轴伺服系统;
所述俯仰轴体,包括第一轴线;所述收纳式桅杆通过所述俯仰轴体相对所述潜航器进行俯仰摆动;
俯仰轴体包括俯仰轴外壳,俯仰轴外壳与潜航器固定连接;
所述舱体包括:光学舱、天线舱和设备舱;
所述双轴伺服系统,包括:
俯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俯仰轴外壳连接;
航向电机,与所述俯仰电机固定连接;
航向轴体,与所述舱体连接,并与所述航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伺服系统外壳,俯仰电机与航向电机设置在伺服系统外壳内;
所述双轴伺服系统,与所述俯仰轴体连接,并与所述舱体连接,包括第二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垂直;
所述双轴伺服系统驱动天线舱、光学舱和设备舱共同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完成监视工作;
所述设备舱包括设备舱外壳,所述光学舱包括光学舱外壳,所述设备舱外壳和光学舱外壳均为舱段外壳,所述舱段外壳包括舱段外壁和舱段内壁,所述舱段内壁和舱段外壁之间设有减重空间,所述舱段外壁设有多个贯穿舱段外壁内外的通孔,减重空间与舱段外壁的外侧通过通孔连通;
所述隐蔽监视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潜航器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数据和潜航器的深度数据;
当潜航器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并且潜航器达到预定深度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双轴伺服系统驱动俯仰轴体动作,以将收纳式桅杆竖起;
当检测到所述桅杆露出水面后,控制双轴伺服系统驱动航向轴体动作,以调整收纳式桅杆的水平旋转角度;
控制所述光学舱获取目标的光学数据,并将所述光学数据通过天线舱中的收发天线发送至远程控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收纳式桅杆的潜航器隐蔽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伺服系统,还包括:
俯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俯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俯仰轴体之间;
俯仰旋变,用于测量俯仰轴体转动的角度;
航向减速器,设置于所述航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航向轴体之间;
航向旋变,用于测量航向轴体转动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收纳式桅杆的潜航器隐蔽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减速器包括:
蜗杆,与所述俯仰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
蜗轮,与所述俯仰轴外壳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蜗杆啮合;
蜗杆支架,与所述俯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蜗杆支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收纳式桅杆的潜航器隐蔽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舱用于收发无线信号,与光学舱固定连接,包括:天线舱外壳,与光学舱外壳固定连接;收发天线,位于所述天线舱外壳内,用于收发无线信号;
光学舱,与设备舱固定连接,包括:光学舱外壳,所述光学舱外壳的侧壁开设有拍摄孔;光学透镜,表面设置有疏水涂层,用于减小污渍凝聚;拍摄系统,位于所述光学舱外壳内,用于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透过所述光学透镜进行影像拍摄,所述拍摄系统的镜头与所述光学透镜连接;
设备舱,与所述航向轴体连接,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收发天线的控制指令、发出控制信号,接收并处理所述拍摄系统的光学数据,通过所述收发天线进行传输;设备舱外壳,一端与所述光学舱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航向轴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收纳式桅杆的潜航器隐蔽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俯仰轴体与潜航器的连接处通过第一双层密封结构密封;所述舱体与双轴伺服系统的连接处通过第二双层密封结构密封;所述俯仰轴体与伺服系统外壳之间通过第一动密封圈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收纳式桅杆的潜航器隐蔽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式桅杆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俯仰电机经俯仰减速器先驱动设备舱绕俯仰轴体展开,航向电机经航向减速器再驱动所述航向轴体带动设备舱、光学舱、天线舱旋转进行环境监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8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