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精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3714.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宜;胡锦平;吴建华;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5/06 | 分类号: | C07C315/06;C07C317/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1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苯氧基 二苯砜 精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精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惰性气体氛围下,将质子性溶剂与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粗品依次加入到反应装置中,搅拌加热至50~80℃,使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粗品完全溶解;②向步骤①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加热至回流并持续搅拌20~40min,趁热过滤;③将步骤②得到的滤液降温析晶,抽滤,水洗,减压干燥,得到精制品。本发明的精制方法通过选择惰性气体以及质子性溶剂,能够获得纯度>99.8%的精制品,从而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由于在极宽广的高低温范围内不但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化性能、自熄性和耐辐照性能等,而且还具有这些优异性能的超高保持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电工、航空航天和诸多工业领域内,被称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和“材料问题的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碳纤维技术的飞速发展,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在比强度和比模量等方面超过了铝合金等航空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使用比例迅猛增加。但是,环氧和双马来酰亚胺等热固性树脂存在质脆等问题,导致相应的复合材料耐冲击性偏低,因此必须对复合材料进行层间增韧改性。早期,虽然尼龙、聚醚酰亚胺和聚醚砜可以对环氧树脂进行层间增韧,并且效果不错;但是,使用这些材料对耐高温型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等热固性树脂进行层间增韧时,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却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常常降低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导致这些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不能用在超音速飞机或飞行器中。
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是重要的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基体树脂复合材料和环氧树脂固化剂单体,它能改善环氧体系的结构性能、增加体系的韧性及耐湿热性能、降低固化温度、降低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
文献1公开了一种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合成方法,以间氨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间氨基苯酚钠,再与4,4'-二氯二苯砜缩合得到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粗品,最后精制得到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精制产品。其中精制方法是将粗品与盐酸(1~5倍当量)反应,加热使其溶解,热过滤,溶液冷却后析出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盐酸盐,然后加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析出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经过滤、干燥得到精制产品。文献1的表3给出了四次实验的精制结果,然而该结果存在明显瑕疵:(1)在外观完全一样、熔点基本一样的情况下,纯度差异最高竟然接近1%(最高的99.8%与最低的98.9%);(2)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纯品的熔点应当为132~135℃,外观应当为白色粉末;而该文献给出的外观与熔点理论上还算匹配,但是与纯度明显不匹配;(3)由该文献给出的外观及熔点可以判断其精制品纯度不高,根本不可能达到99.8%。
文献2公开了一种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精制方法,它是将粗品加入到三氯甲烷和/或乙腈溶剂中,升温到60~80℃,溶清后趁热过滤,降温析晶后再次过滤,最后干燥得到成品。该文献的成品纯度在99.5%~99.8%之间,且熔点、外观与纯度基本匹配。
文献1:刘培等,“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合成研究”,《化学与粘合》1998年第4期,第209-211页。
文献2:中国专利文献CN111116435A,公开日2020年5月8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精制效果较好、精制品纯度较高的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精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3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