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胃降逆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4076.0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何述金;周代俊;何承东;周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新林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48;A6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胃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健胃降逆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健胃降逆胶囊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猴头菌丝体3份、黄连3份、制吴茱萸1份、醋延胡索3份和白及1份。本发明的健胃降逆胶囊,功能健胃降逆、泄热止痛,目标适应症为肝胃郁热所致胃食管部灼热、呕逆,或疼痛、痞胀、反酸、口苦、吞咽困难等者。临床前药理、毒理实验结果表明,健胃降逆胶囊具有显著降逆止呕、消炎抑菌、泄热止痛、黏膜保护,促进胃排空等作用,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较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胃降逆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病,指由于消化道运动性障碍,酸性物质(胃酸、胃蛋白酶)或碱性物质(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以胃脘部灼热及反酸等一系列反流相关性症状及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烧心、反酸、非心源性胸痛,包括胃痛、胃胀、嗳气、吞咽困难等不典型症状,还可引起慢性咳嗽、咽喉异物感、牙蚀症等食管外症状。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与防御机制减弱有关,其中包括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等。目前GERD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至少发作1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1.9~7.0%。如不积极进行干预治疗,病情可进一步发展。
胃食管反流病可归属于中医“食管瘅”的范畴。中医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临床工作者在古代医学家临床经验基础上对该病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使得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提升,且体现出一定特色和优势。以此为基础,研发抑制胃酸、缓解症状、减少症状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中药制剂,可能为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增加新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健胃降逆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目的是用于治疗肝胃郁热所致胃食管部灼热、呕逆,或疼痛、痞胀、反酸、口苦、吞咽困难等胃食管反流病。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健胃降逆胶囊,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猴头菌丝体3份、黄连3份、制吴茱萸1份、醋延胡索3份和白及1份。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是将猴头菌丝体经醇提、浓缩得猴头菌丝体浸膏;将黄连、制吴茱萸、醋延胡索和白及煎煮提取,煎煮前调节pH值为1-5,煎煮液经减压浓缩后,与猴头菌丝体浸膏混匀,然后经干燥成干浸膏粉、配料、制粒及灌装胶囊,得所述健胃降逆胶囊。
优选的,所述猴头菌丝体醇提的方法是取猴头菌丝体,加60%乙醇提取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体积分数60%的乙醇,浸泡0.5小时,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体积分数60%的乙醇,提取1.5小时,第三次加4倍量体积分数60%的乙醇,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得猴头菌丝体浸膏。
优选的,所述黄连、制吴茱萸、醋延胡索和白及煎煮提取的方法是取黄连、制吴茱萸、醋延胡索及白及,加冰乙酸和水的混合液,调节混合液pH为3,煎煮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混合液浸泡0.5小时,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加5倍量混合液,分别煎煮1.5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1.15。
优选的,所述干燥成干浸膏粉是采用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配料的过程中,加入淀粉及润湿剂制成颗粒,加入颗粒总重量2%的二氧化硅、颗粒总重量0.7%的硬脂酸镁,制成胶囊。
优选的,所述淀粉的添加量为所述干浸膏粉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润湿剂采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新林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新林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4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 下一篇: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