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量生态级负氧离子人体下肢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4605.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4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康优养(大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44 | 分类号: | A61N1/44;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生态 级负氧 离子 人体 下肢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能量生态级负氧离子人体下肢治疗仪,治疗通道设在底座上,两个独立的治疗通道设置在盖体上,治疗通道伸入至底座内;治疗通道内设置有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设备连接器以及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用于发生和释放的生态级负氧离子的浓度≧3亿个/cm3。效果:实现了高能量生态级负氧离子技术,应用在人体下肢疾病治疗方面,高能量生态级负氧离子能够主动进入人体,修复人体下肢病变细胞治疗疾病,经过大量患者体验证明,针对半月板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静脉曲张、伤口愈合、骨折康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人体健康百益无一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新理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能量生态级负氧离子人体下肢治疗仪,用于进行健康干预。
背景技术
现有负氧离子理疗治疗产品,大部分采用高压电场发生负氧离子,在使用时人体会有触电感和产生静电。还有一部分采用生态级负氧离子技术,但是产生的负氧离子浓度低,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市场上只有对人体通过口腔吸入式负氧离子理疗治疗的产品,不能主动进入人体,修复人体病变细胞治疗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负氧离子浓度达到500万个/cm3以上,对人体起到理疗作用,只有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5亿个/cm3以上,对人体才能起到治疗作用,目前负氧离子理疗医疗产品,还没有采用生态级负氧离子释放技术,实现亿级/cm3以上的人体治疗产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能量生态级负氧离子人体下肢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级负氧离子芯片发生浓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高能量生态级负氧离子人体下肢治疗仪,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盖体、设备连接器、底座、控制器以及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两个独立的所述治疗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治疗通道伸入至所述底座内;所述治疗通道内设置有所述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所述设备连接器以及所述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用于发生和释放的生态级负氧离子的浓度≧3亿个/cm3。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包括第一芯片模块、第二芯片模块、第三芯片模块、第四芯片模块、第五芯片模块、第一组合释放器、第二组合释放器、第三组合释放器、第四组合释放器以及第五组合释放器;所述第一芯片模块、所述第二芯片模块、所述第三芯片模块、所述第四芯片模块以及第五芯片模块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芯片模块通过离子导线与所述第一组合释放器连接,所述第二芯片模块通过离子导线与所述第二组合释放器连接,所述第三芯片模块通过离子导线与所述第三组合释放器连接,所述第四芯片模块通过离子导线与所述第四组合释放器连接,所述第五芯片模块通过离子导线与所述第五组合释放器连接;所述第一组合释放器、所述第二组合释放器、所述第三组合释放器、所述第四组合释放器以及所述第五组合释放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片模块、所述第二芯片模块、所述第三芯片模块、所述第四芯片模块以及所述第五芯片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压电陶瓷负氧离子发生器和负离子转换器,所述压电陶瓷负氧离子发生器通过离子导线与所述负离子转换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合释放器、所述第二组合释放器、所述第三组合释放器、所述第四组合释放器以及所述第五组合释放器均为钠离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之间通过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根据人体的舒适度对所述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块产生释放的生态级负氧离子的浓度进行反馈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康优养(大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惠康优养(大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4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