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4744.X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石爱军;陈添;傅刚;翟继飞;樊守彬;曹静静;曲松;薄然;王环;赵芸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B01D36/04;C02F9/02;C02F10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萌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地 出口 防尘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涉及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领域,包括除尘机构、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除尘机构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处理,回收机构对运行至纵坡横脊段上的运输车辆上留存的清洗水和泥污进行回收;纵坡横脊段呈倾斜设置,纵坡横脊段靠近除尘机构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通过对施工场地出去的运输车辆进行清洗除尘处理,利用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能够实现重力回水,水尘协排,实现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无夹带、出口道路易清洁的施工出口防尘目的;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场地出口扬尘处理方式简单,人工成本高,以及清洗会造成清洗污水及运输车辆夹带水四处横流,污染市政道路,清洗回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尤其适用于建筑施工工地车辆夹带扬尘污染的治理。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在建设或拆迁等过程中,因人为粉碎、扰动而排放尘土而形成的颗粒物污染;建筑施工扬尘不仅是造成城市清洁度不高、尘土飞扬主要原因,也是城市大气降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提高城市中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技术水平,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现有建筑工地出口扬尘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清扫清洗或者洗轮机洗轮等方法或技术,人工清扫或清洗出口道路时,会造成人工成本较高,同时简单冲洗会造成清洗污水或车辆夹带水四处横流,并污染市政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出口道路排水设计不合理,路面排水不畅,为保持清洗需浪费大量水和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场地出口扬尘处理方式简单,人工成本高,以及清洗会造成清洗污水及运输车辆夹带水四处横流,污染市政道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除污防尘处理,包括:除尘机构、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
所述除尘机构与所述纵坡横脊段连接,所述除尘机构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处理,所述回收机构位于所述纵坡横脊段上,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对运行至所述纵坡横脊段上的运输车辆上留存的清洗水和泥污进行回收;
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靠近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纵坡横脊段靠近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坡横脊段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二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水平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处的高度高于两侧的高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为5%~15%;
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5m。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
所述第一排水槽设置有多列,多列所述第一排水槽沿着所述第一斜面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排水槽用于将所述第一斜面上的清洗水和泥污回流至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排水槽设置有多列,多列所述第二排水槽沿着所述第二斜面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排水槽用于将所述第二斜面上的清洗水和泥污回流至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二排水槽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二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4%-10%,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4%-10%;
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宽度范围为:4mm-10mm,所述第一排水槽的深度范围为:4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4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