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5319.2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3/02 | 分类号: | E02B13/02;E02B8/08;E02B8/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区 节水 生态 系统 | ||
1.一种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鱼闸道组(10)、闸门系统(20)和引流管道组(40),所述的过鱼闸道组(10)包括多对沿河道顺流的输水通道,每对通道分别包括相邻的第一闸道(11)和第二闸道(12),所述的闸门系统(20)包括在位于所述过鱼闸道组(10)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通道口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上层轨道(24)和下层轨道(23),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上、下层轨道之间安装有多个闸门,每个闸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安装有轨道轮(22),且各轨道轮与相应轨道配合安装,每个闸门的面积不小于每个通道口的面积从而能够覆盖在相应通道口,相邻闸门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倍输水通道宽度,且相邻闸门之间通过连杆或拉绳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闸门组,上游侧的闸门组和下游侧的闸门组分别被牵引能够沿相应轨道横向往复运动,确保上游侧闸门组位于第一闸道(11)上端通道口时,下游闸门组位于第二闸道(12)下端通道口;所述的引流管道组(40)是在位于所述过鱼闸道组(10)下游端的上侧,分别于第一闸道(11)上侧设置第一引水孔(41),第二闸道(12)上侧设置第二引水孔(42),多个第一引水孔(41)通过引流管一(43)串接后引出河道,多个第二引水孔(42)通过引流管二(44)串接后引出河道;所述的闸门系统(20)包括联动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过鱼闸道组(10)一侧的绳轮组件,分别串联于上游侧闸门组和下游侧闸门组的钢丝绳(28)首尾相连为环状,环状的钢丝绳一部分缠绕在绳轮组件的绳轮上,绳轮与驱动机构(29)传动连接;在迎水面前侧增设栅格用以收集悬浮或漂浮杂物避免造成通道堵塞,同时利用闸门的移动对栅格进行自动清理的功能,所述的栅格包括多个横向栅格单元(50),横向栅格单元的宽度相当于两个通道宽度,在与栅格单元(50)对应的闸门(21)外侧固定有外架(51),外架的一部分穿过栅格单元之外,并固定有多个拨叉(52),或者,直接将多个拨叉固定于闸门外侧且用于插入横向栅格单元的横条孔内,借助于钢丝绳拉动闸门的拉力驱动拨叉自动清理栅格内积累的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闸门(21)的表面分别固定有绳套(281),环状的钢丝绳贯穿绳套(281)并被固定于绳套(28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上层轨道(24)和下层轨道(23)之间固定有角柱(25),位于各角柱(25)上固定有导轮架(26)并安装有导向轮(261),所述环状的钢丝绳套装于各导向轮(2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闸门(21)的内侧面固定有橡胶层,橡胶层与过鱼闸道组的端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鱼闸道组(10)和引流管道组(40)的外侧增设辅架(30),各轨道和角柱分布与辅架固定连接,辅架外侧密封有外罩或者砌筑墙或浇筑砼墙,并设置有检修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下游侧的上、下轨道外侧分别通过连杆固定有加强柱,各加强驻的下端置于岩层或固定于混凝土预埋件上,上端固定于辅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过鱼闸道组(10)的多个闸道截面为矩形或者为圆形或者为扁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节水生态闸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各闸门的钢丝绳,分别被置于轨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53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