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工装及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5748.X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倩;吴继青;王承富;时夏;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工装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工装及加工设备,定位工装包括内锁定位件和外锁定位件,内锁定位件包括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间隔设置;各个定位部均具有定位槽,多个定位部的定位槽用于容纳内锁组件,以对内锁组件进行定位;外锁定位件包括多个限位部,多个限位部间隔设置;各个限位部均具有限位槽,多个限位部的限位槽用于容纳外锁组件,以对外锁组件进行定位。使用本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锁定位方式的定位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工装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门锁的内锁组件和外锁组件进行装配过程中,因智能门锁的外形不规则,故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动定位方式,存在内锁组件和外锁组件不易定位的问题。
并且,由于智能门锁面板是注塑件,如果不能良好的对内锁组件和外锁组件进行定位,则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刮花和损坏门锁面板。
另外,现有技术中在对内锁组件和外锁组件进行装配时,在完成上一个工序后,通常依靠人工来对内锁组件和外锁组件进行移动,以将内锁组件和外锁组件移动至下一个工序,导致加工效率低,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工装及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锁定位方式的定位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工装,其包括:内锁定位件,内锁定位件包括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间隔设置;各个定位部均具有定位槽,多个定位部的定位槽用于容纳内锁组件,以对内锁组件进行定位;外锁定位件,外锁定位件包括多个限位部,多个限位部间隔设置;各个限位部均具有限位槽,多个限位部的限位槽用于容纳外锁组件,以对外锁组件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多个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板和依次连接的第一定位侧板、第二定位侧板和第三定位侧板,第一定位侧板、第二定位侧板和第三定位侧板均设置在定位板上,第一定位侧板和第三定位侧板相对设置,以共同围成定位槽。
进一步地,内锁定位件还包括:安装板,定位板设置在安装板上,以通过穿设在安装板和定位板上的锁紧件,使安装板和定位板之间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内锁定位件还包括安装板;多个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定位侧板、第五定位侧板和第六定位侧板,第四定位侧板、第五定位侧板和第六定位侧板均设置在安装板上,第四定位侧板和第六定位侧板相对设置,以共同围成定位槽。
进一步地,外锁定位件还包括装配板,各个限位部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侧板、第二限位侧板和第三限位侧板,第一限位侧板、第二限位侧板和第三限位侧板均设置在装配板上,第一限位侧板和第三限位侧板相对设置,以共同围成限位槽。
进一步地,多个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第一限位侧板、第二限位侧板和第三限位侧板的顶壁均齐平;和/或,多个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的第一限位侧板和第三限位侧板的顶壁齐平,第二限位部的第二限位侧板的顶壁高度低于第一限位侧板的顶壁高度。
进一步地,各个定位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柔性层;和/或,各个限位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柔性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定位工装,加工设备还包括:内锁循环线,承载有内锁组件的定位工装的内锁定位件设置在内锁循环线上;多个内锁加工位环绕内锁循环线设置,以使内锁循环线将处于其上的内锁定位件依次输送至多个内锁加工位的一侧,以便位于各个内锁加工位处的工作人员对相对应的内锁定位件上的内锁组件进行加工;和/或,外锁循环线,承载有外锁组件的定位工装的外锁定位件设置在外锁循环线上;多个外锁加工位环绕外锁循环线设置,以使外锁循环线将处于其上的外锁定位件依次输送至多个外锁加工位的一侧,以便位于各个外锁加工位处的工作人员对相对应的外锁定位件上的外锁组件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57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