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单胞菌CM1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5790.1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茜;程旭;曹庆芹;秦岭;安东尼·比斯利;赵亚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G3/00;A01N63/27;A01P21/00;C12R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蕙识同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66 | 代理人: | 樊颖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假单胞菌 cm1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单胞菌CM11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sp.)CM11 CGMCC No.18906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对该菌株对根系构型的调控作用做出了大量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根际微生物与根系构型之间的复杂关系,可更好地被应用于生产实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际(Rhizosphere)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直接影响的微域土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植物根际定殖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根际的有益细菌统称为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它们可与许多宿主植物相互作用并直接(如固氮,产生植物激素等)或间接(如抑制病原菌,诱导抗性等)地促进植物生长。利用PGPR菌及其产生的信号物质接种植物,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策略。例如园艺生产中,PGPR菌可以提高果树(苹果,葡萄,核桃等)和蔬菜(番茄,黄瓜,马铃薯等)作物的产量。PGPR菌的发现促进了商品生物制剂的发展,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目前,关于根际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作物中,对于木本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报道较少。木本植物的根际微生物长期受到植物-土壤反馈机制的影响,与宿主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关系更为密切。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的四大干果之一,果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占全球板栗总产量的80%以上。中国板栗也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寿命极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于大面积荒山造林,保持水土。目前对于中国板栗根际微生物的资源挖掘严重不足。
板栗的根际细菌群落与土壤及内生菌群明显不同,而且不同树龄的板栗(10-620年)根际菌群非常类似。板栗根际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丰度极高(~50%),且与树龄无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板栗与假单胞菌有良好的共生关系。为了揭示根际细菌在板栗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分离了板栗根际占据绝对优势的假单胞菌,共获得11株假单胞菌。其中一个成员可以显著促进拟南芥(异源)的生长。
假单胞菌是一类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包括土壤、水体、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以及空气中,具有明显的代谢和生理多样性。假单胞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微生物种类之一,在促进植物生长和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假单胞菌促生和生防的研究较少。CN 201910198836.X和CN 201910199580.4公开了组分包括上述假单胞菌的一种盐碱地复合改良剂及其施用方法。CN201610585180.3公开了一种包含假单胞菌发酵液的当归专用微生物肥料,对当归根腐病防治效果为45%-48%,增产12%-16%。CN201510317635.9公开了一株拮抗连作地黄黄曲霉病原菌的假单胞菌。CN201310309701.9公开了一种吩乙霉素生物杀菌剂,主要成分为假单胞菌发酵液,并进一步公开了其在防治油菜、黄瓜、小麦、水稻、蕃茄、烟草等多种蔬菜和粮食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综上,关于假单胞菌对植物促生及根形态结构影响的报道较少。本发明公开的假单胞菌具有重要的生产潜力和应用价值。作为新型根际促生菌,将对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以及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促进植物生长,尤其是促进植物侧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植物侧根原基的形成、或抑制植物主根生长而诱导侧根数量增加、或增加植物地上和地下部的鲜重、或它们的一种或多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单胞菌株。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sp.)CM1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8906。该菌种已于2019年11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5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