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6486.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东;郑文宁;尹宗胜;梁振樱;陈冬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8;G06Q50/0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9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工程量 清单 编制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或导入与项目对应的三维模型,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生成模型构件信息;
所述模型构件信息与清单库中对应的清单子目关联;
根据所述清单子目中的内容对所述模型构件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录入到清单中生成工程量清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生成模型构件信息包括:
建立模型构件数据库,所述模型构件数据库包括领域数据和每个所述领域数据中的若干构件数据,所述构件数据的类型名称采用规范化命名方式进行命名;
采集所述三维模型的数据,数据包括所述三维模型的整体外观数据和模型构件外观数据;
将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整体外观数据与所述模型构件数据库中的所述领域数据进行对比,识别所述三维模型的领域;
将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模型构件外观数据与识别后的所述领域数据中的所述构件数据进行对比,识别所述三维模型的具体所述模型构件,并将所述构件数据的类型名称赋给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模型构件;
识别完成后,生成所述模型构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整体外观数据与所述模型构件数据库中的所述领域数据进行对比,识别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领域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整体外观数据与所述模型构件数据库中的所述领域数据进行一一对比,当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整体外观数据与其中一所述领域数据对比后的值超过了阈值,则认为所述三维模型属于该领域;
将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整体外观数据与所述模型构件数据库中的所述领域数据进行一一对比,当所述三维模型的所述整体外观数据与多个所述领域数据对比后的值超过了阈值,则认为该所述三维模型属于多个领域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构件信息与所述清单库中对应的清单子目关联,包括如下内容:
采用规范化命名规则对所述清单库中的项目名称进行命名,所述清单库包括清单章节表、清单子目和清单项目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关联方式包括手动关联,手动关联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模型构件信息中手动选一个或多个模型构件,获取所述模型构件的类型名称和构件ID;
根据所述类型名称在所述清单库中人工查询与其对应的项目名称,并且将与项目名称对应的所述清单子目与所述模型构件建立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关联方式包括自动关联,自动关联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模型构件信息中模型构件的类型名称;
根据所述类型名称,在所述清单库中自动查询与其对应的项目名称,将与项目名称对应的所述清单子目与所述模型构件建立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清单子目中的内容对所述模型构件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录入到清单中生成工程量清单,包括如下步骤:
提取所述模型构件信息的属性参数,获取符合所述清单子目的清单项目特征的特征描述;
根据所述清单子目的特征描述不同生成清单细化分类码,并与所述清单库中提供的清单项目编码共同生成工程量项目编码;
根据所述清单子目的计算规则对所述模型构件信息的属性参数中的几何参数进行计算,获得所述模型构件的工程量;
根据工程量项目编码和工程量生成工程量清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4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插件工作站
- 下一篇:冷库能耗监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