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轮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6616.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亮;刘亭亭;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创瑞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3017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除湿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转轮除湿部以及循环排风部,循环排风部包括:除湿系统,除湿系统设置在转轮除湿部的再生区的排风侧,并与排风侧连通;加热系统,加热系统设置在除湿系统与转轮除湿部的再生区的进风侧之间,并与进风侧连通;从转轮除湿部再生区流出的转轮再生排风依次经过除湿系统及加热系统后变为转轮再生进风进入进风侧。高温高湿的转轮再生排风,先通过除湿系统进行除湿,转变为低温低湿,再通过加热系统进行升温,转变为高温低湿的转轮再生进风,返回到再生区的进风侧进行再生,以此循环,本发明实现了可循环利用的再生空气的处理流程,对转轮再生后的空气进行升温除湿,继续用于再生,实现节能目标,避免热量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轮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深度除湿领域,目前主流的除湿技术是转轮除湿。转轮除湿机组一般由除湿部分和再生部分组成,除湿空气经过预冷后,经过转轮除湿部分,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实现近似等焓除湿。吸收水分后的转轮,需要通过再生脱附水分。再生空气一般先经过加热,再通过转轮再生部分,吸收转轮中的水分,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升高。
现有的转轮除湿技术的再生方式,都采用新风再生,再生后空气由于湿度较大,直接排入大气。由于新风的温湿度变化较大,为了满足再生要求,再生温度较高,热源一般采用蒸汽或者电。在一些非深度除湿的场合,也有利用热水或者热泵排热加热再生空气的技术手段。
对于蒸汽再生的转轮再生方式,能耗比较大,运行费用较高,还受制于蒸汽供应,没有蒸汽供应的地方还需配套蒸汽锅炉,增加初投资,使用受限制。
对于电再生转轮,配电量要求大,增加了配电投资,运行能耗和费用非常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再生新风含湿量随季节变化,在湿度较高的季节,再生温度要求很高,需要高品味的热源。
对于热水或热泵排热再生的方式,虽然有低价或者免费的热源,但是受制于热源温度和新风的含湿量,再生能力有限,只能应用于非深度除湿的场合,使用推广受限制。
上述再生方式高热高湿的排风最终排走,损失大量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轮除湿机再生能耗大,存在大量热量损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转轮除湿部以及循环排风部,循环排风部包括:除湿系统,除湿系统设置在转轮除湿部的再生区的排风侧,并与排风侧连通;加热系统,加热系统设置在除湿系统与转轮除湿部的再生区的进风侧之间,并与进风侧连通;从转轮除湿部再生区流出的转轮再生排风依次经过除湿系统及加热系统后变为转轮再生进风进入进风侧。
进一步地,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单元及溶液再生单元,溶液再生单元设置在除湿系统的靠近排风侧的一端,溶液除湿单元设置在除湿系统的靠近加热系统的一端。
进一步地,除湿系统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设置在溶液除湿单元与溶液再生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第二热回收换热器,第二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加热系统的靠近溶液除湿单元的一端;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设置在第二热回收换热器远离溶液除湿单元的一端,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连通以形成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设置在第二热回收换热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
进一步地,转轮除湿机还包括辅助加热器,辅助加热器设置在加热系统与进风侧之间。
进一步地,转轮除湿机还包括第三冷凝器及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与第三冷凝器均与第二蒸发器连通以形成第二制冷系统,第三冷凝器设置在除湿系统与排风侧之间。
进一步地,转轮除湿机还包括再生风机,再生风机设置在除湿系统与排风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创瑞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创瑞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吗替麦考酚酯的溶出曲线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无线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