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7294.X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瑜;曹立强;刘丰满;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张东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入射 光栅 耦合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底层基板层、中间基板层及顶层基板层;
光通路结构层,形成于顶层基板层上,所述光通路结构层具有光栅结构;
介质层,被布置在光通路结构层上;
金属层,被布置在介质层上,其包括与光栅结构位置相匹配的反射部件;
光学部件容置腔室,形成于底层基板层中与反射部件相匹配的位置,被配置为容置光学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包括光纤和第一透镜,其中:
光纤根据光学部件容置腔室的刻蚀深度、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和占空比设置倾斜角度,以倾斜角度放置在光学部件容置腔室中;或
第一透镜放置在光学部件容置腔室中,光纤放置在底层基板层的表面上,光纤具有背对光学部件容置腔室上方的开口的20°~70°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基板层中与反射部件相匹配的位置具有光路腔室,激光器模块附连在底层基板层的表面上,激光器模块的光信号通过光路腔室提供至光通路结构层。
4.一种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作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底层基板层、中间基板层及顶层基板层;
在顶层基板层上形成光通路结构层,所述光通路结构层具有光栅结构;
在光通路结构层上形成介质层;
在介质层上形成金属层,其包括与光栅结构位置相匹配的反射部件;
在金属层上形成载片;
在底层基板层中与反射部件相匹配的位置刻蚀形成光纤容置腔室;
去除载片;
将光学部件固定于光学部件容置腔室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光通路结构层之前,对顶层基板层进行减薄;
在刻蚀形成光纤容置腔室前,对底层基板层进行减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层基板层中与反射部件相匹配的位置刻蚀形成光路腔室,将激光器模块附连在底层基板层的表面上,以使激光器模块的光信号通过光路腔室提供至光通路结构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光学部件容置腔室的刻蚀深度、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和占空比设置倾斜角度,将光纤以倾斜角度放置在光学部件容置腔室中;或
将第一透镜放置在光学部件容置腔室中,将光纤放置在底层基板层的表面上,使光纤的20°~70°斜面背对光学部件容置腔室上方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球透镜,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的材料为玻璃或硅。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光芯片背入射光栅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焊球;
在形成所述光通路结构层时,在顶层基板层上刻蚀形成光栅结构,在顶层基板层上沉积形成硅波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2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循环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耐油同步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