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粉料中霉菌毒素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7523.8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程勐万里;孟龙;符秀迪;郭彦林;程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五粮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粉料中 霉菌 毒素 新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粉料中霉菌毒素的新方法,属于生物技术与饲料加工领域,将毒素超标的粉料粉碎后加入自来水调浆,并将调浆液用氢氧化钙调至碱性处理,在调浆槽内壁放置若干个装有吸附剂的吸附袋,并不停搅拌使浆液充分接触吸附袋,进行吸附处理;再将吸附处理好的浆液通过离心机离心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湿渣和离心上清液,将固体湿渣投入到另一个带吸附袋的调浆槽中,再将上清液泵入装有吸附剂的过滤吸附罐,充分吸附后,将清液泵入调浆槽与湿渣再次混合,浆液再经离心分离,得到固体湿渣与上清液,上清液泵入过滤吸附罐进行吸附后再与湿渣混合制成脱除霉菌毒素浆液。本发明处理完成后得到的浆液中霉菌毒素脱除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除粉料中霉菌毒素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霉菌毒素是一种存在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素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的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霉菌毒素,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霉菌污染的。
世界上每次年大约有25%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污染,因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差距很大,中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区。中国动保协会调查统计,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育肥猪生长速度缓慢、母猪假发情、哺乳仔猪拉稀、蛋鸡产蛋率下降、奶质不符合要求等。病从口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和我们所用的饲料原料有关,究其原因,主要是霉菌毒素惹的祸。
饲料原粮中霉菌毒降解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消减法、化学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物理消减法主要有热处理、研磨去壳、臭氧熏蒸和辐照法等;化学降解法主要有碱法、糖基化法、氧化法;生物降解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吸附或降解毒素,但是由于需要处理的粮食及其副产物的数量十分庞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解能力较弱,影响了实际的降解效果。以上降解呕吐毒素的方法对物料要么破坏性大、要么成本高,由于毒素的极性差别,导致不能同时去除所有毒素,脱除率较低,处理后仍不达标,不能解决原粮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根本问题。因此粮食加工企业对于寻找高效、经济、安全的酶解毒素方法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除粉料中霉菌毒素的新方法,旨在解决上述原粮霉菌毒素脱除效率差、破坏力大、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该方法不仅高效脱除所有霉菌毒素,且成本低、不影响粮食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的发明人惊讶的发现,吸附剂装在孔径很小尼龙袋中,可以避免其他生物大分子进入尼龙袋被吸附,而小分子毒素可以进入尼龙袋被吸附,从而大大提高了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此外黄曲霉毒素和赤霉烯酮毒素等不溶水的毒素可以通过碱性处理,使所有毒素均能溶于水中,再将含有毒素的水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即可实现毒素快速有效的吸附干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除粉料中霉菌毒素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比例将毒素超标的粉料加入自来水进行调浆得到原浆液,将原浆液 pH调至碱性后恒温处理;
②、在调浆槽内壁均匀分布放置若干个装有吸附剂的吸附袋,开启搅拌电机,不停搅拌使浆液充分接触吸附袋,进行吸附处理;
③、再将吸附处理好的浆液通过离心机离心,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湿渣和离心上清液;
④、将固体湿渣投入到另一个带吸附袋的调浆槽中,再将上清液泵入装有吸附剂的过滤吸附罐,待充分吸附后,将清液泵入调浆槽与湿渣再次混合,浆液再经离心分离,得到固体湿渣与上清液,上清液再泵入过滤吸附罐,进行吸附后再与湿渣混合制成脱除霉菌毒素的新浆液。
更进一步,所述粉料为玉米粉,所述玉米粉和自来水的重量比为1:1.2~3.0,玉米浆液的pH值调节至9.0~14.0,浆液温度控制在10~50℃,处理时间为5~ 100分钟;采取氢氧化钙来调节pH。
更进一步,所述玉米粉和自来水的重量比为1:2.5~3.0,玉米浆液的pH值调节至12.0~13.0,浆液温度控制在30~35℃,处理时间为10~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五粮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五粮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