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电池包液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7657.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17;H01M10/6567;H01M10/6568;H01M10/6557;H01M50/249;H01M50/258;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电池 包液冷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包液冷系统,包括电池箱体、设置在电池箱体内的多个安装支架和电池模组、液冷板,液冷板包括相焊接的上冷板和下冷板,下冷板由U型流道和位于U型流道下侧的基体焊接而成,U型流道连通液冷管路,液冷管路包括进水快插接头、出水快插接头、进水储液管和出水储液管,出水储液管上具有冷却液过滤机构,冷却液过滤机构包括前端管体、后端管体以及多个并联连接于前端管体和后端管体之间的支管体、设于前端管体上的电控阀,设于支管体内的滤芯柱。利用具有双支管体的冷却液过滤机构,能有效及时的去除冷却液中因长期使用后产生的杂质,提高其使用寿命,而配合电控阀实现滤芯柱的在线清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池包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没有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快充需求、高低温环境工况需求日益成为主流,对电池散热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控制电池包工作温度的冷却系统有风冷、液冷,但是配备风冷装置的电池包没法满足IP67要求,目前电池包内部工作温度的冷却只要采用液冷方式,就可有效地降低电池包在大倍率放电或者炎热夏季等工况下的工作温度,确保电池包发挥正常使用性能,并延长电池包使用寿命。但现有的电池包液冷系统全都忽略了液冷剂长期使用产生杂质的问题。导致系统寿命不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池包液冷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电池包液冷系统,包括电池箱体、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体内的多个安装支架和电池模组,多个所述安装支架均布在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支架之间安装有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下侧设有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的下侧设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包括相焊接的上冷板和下冷板,所述下冷板由U型流道和位于U型流道下侧的基体焊接而成,所述U型流道连通液冷管路,所述液冷管路包括进水快插接头、出水快插接头、进水储液管和出水储液管,所述出水储液管上具有冷却液过滤机构,所述冷却液过滤机构包括前端管体、后端管体以及多个并联连接于所述前端管体和所述后端管体之间的支管体、设于前端管体上的电控阀,设于所述支管体内的滤芯柱。
可选的,所述前端管体和后端管体均为三通管且对称设于支管体的两侧,所述支管体的两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插环,所述前端管体的后端部和后端管体的前端部周面上分别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插环相匹配的插槽,当所述插环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支管体的前后端部分别于所述前端管体的后端部和后端管体的前端面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液冷板的下侧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下侧与所述电池箱体的内部底端紧密接触,所述液冷板通过Z型固定键和螺栓与安装支架限位固定。
可选的,所述进水储液管的一端通过进水快插接头依次连通所述液冷板Ⅰ、液冷板Ⅱ和液冷板Ⅲ上的进水嘴,所述进水储液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储液管的一端通过出水快插接头依次连通所述液冷板Ⅰ、液冷板Ⅱ和液冷板Ⅲ上的出水嘴,所述出水储液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
可选的,所述液冷管路与位于所述电池箱体正面的进水口、出水口连通,所述液冷板由并联的液冷板Ⅰ、液冷板Ⅱ和液冷板Ⅲ组成,所述液冷板Ⅰ、液冷板Ⅱ和液冷板Ⅲ上分别焊接有并列的进水嘴、出水嘴,所述进水嘴、出水嘴分别与U型流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