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定地层原油沥青质沉淀特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8225.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伦增珉;吕成远;赵淑霞;王锐;杨阳;肖朴夫;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定 地层 原油 沥青 沉淀 特征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用于测定地层原油沥青质沉淀特征的实验装置,包括:
用于存放地层原油的PVT筒(13),在所述PVT筒内设有第一活塞(14),在所述第一活塞的上部形成第一容腔(131),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塞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容腔内压力的第一调节螺杆(15);
取样瓶(5),在所述取样瓶内设有第二活塞(6),在所述第二活塞的上部形成第二容腔(51),所述第二活塞的下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取样瓶的轴向运动的第二调节螺杆(7);
在所述第二容腔内设有隔板(52),从而在所述第二容腔的上部形成入口腔体(53),所述隔板设有连通孔,所述入口腔体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所述连通孔设有用于控制其开口大小的调节阀(3);
其中,所述第一容腔设有容腔出口端(10),所述入口腔体设有腔体入口端(4),所述容腔出口端和所述腔体入口端能够连通,从而使所述PVT筒(13)与所述取样瓶形成连接,并能够通过同时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从而控制整个实验装置压力稳定,以采集原油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还设有容腔进口端(11),所述容腔进口端与所述容腔出口端径向相对,在所述容腔进口端设有压力表(12),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容腔内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出口端和所述腔体入口端通过转换接头(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为螺杆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腔体还设有腔体出口端(1),所述腔体出口端与所述腔体入口端径向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旋转针型阀,通过转动所述旋转针型阀能够使所述旋转针型阀轴向移动,从而调节所述连通孔的开口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包括螺杆体(71)和调节手柄(72),所述螺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取样瓶的底部并与所述调节手柄固定连接,
转动所述调节手柄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第二容腔的轴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VT筒和所述取样瓶的最大承压均为150MPa,最大承温均为200℃。
9.用于测定地层原油沥青质沉淀特征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实验装置;
步骤二:从容腔进口端对第一容腔抽真空后,将地层原油从容腔进口端注入第一容腔,并采用逐级降压方式测量地层原油泡点压力Pb,进而通过第一调节螺杆调节第一活塞,以将第一容腔内压力升至地层压力并保持稳定;
步骤三:将取样瓶与PVT筒连接,依次打开容腔出口端和调节阀,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调节所述第二活塞回退至使压力表读数下降至设定值,并保持压力稳定,再依次关闭调节阀和容腔出口端,断开取样瓶与PVT筒的连接,打开调节阀排出原油中的气体,并测定与分析取样品中油样品沥青质含量;
步骤四:清洗取样瓶并烘干,重复上述步骤三,逐级分析每级压降下取出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直至压力表读数降至泡点压力Pb;
步骤五:调节第二调节螺杆使PVT筒内压力下降至设定值并保持稳定,并将PVT筒内气体排出,将取样瓶与PVT筒连接,依次打开容腔出口端和调节阀,同步调节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并保持压力表读数不变,断开取样瓶与PVT筒的连接,打开调节阀排出原油中的气体,并测定与分析取样品中油样品沥青质含量;
步骤六:清洗取样瓶并烘干,重复上述步骤五,逐级分析每级压降下取出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和步骤六中,均依次采用甲苯和石油醚对所述取样瓶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82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物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面向配置的动态结构化数据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