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持妆的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8463.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左清松;殷二军;殷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际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58 | 分类号: | A61K8/58;A61K8/34;A61K8/73;A61K8/26;A61K8/27;A61K8/23;A61K8/49;A61K8/41;A61K8/24;A61Q1/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粉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持妆的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按照重量比计,A相:聚二甲基硅氧烷4‑15%,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0.5‑10%,保湿剂2‑12%,乳化剂3‑15%,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0.5‑4%,甘油衍生物0.1‑5%,硫酸镁0.2‑2%,二硬脂二甲胺锂蒙脱石0.5‑2%,乙醇0.1‑0.8%,增稠剂0.01‑2%,尿囊素0.02‑0.2%,柔润剂0.05‑2%,填料0.05‑2%,填充剂0.1‑0.6%,防腐剂0.03‑0.6%,香精0.1%;水补充余量;B相:着色剂10‑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持妆的粉底液,该粉底液上妆滋润,持久持妆,不易脱妆,不惧油汗,还具备保湿遮瑕的功能;且原料环保、无刺鼻气味,符合化妆品卫生化学及微生物要求;产品耐温宽,储存稳定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持妆的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底液作为一种添加了粉料的乳液状化妆品,在面部美容化妆品中占有重要的份额;粉底液主要利用粉质颜料与甘油和水的相容性好这一特点而制。传统的粉底液在肌肤表面形成平滑的覆盖层,用以遮盖或掩饰一些面部瑕疵;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于粉底液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现今市面上粉底液的功能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 形成肌肤与外界的屏障:为皮肤提供清洁温和环境,形成抵御外界侵袭(如空气中灰尘、污染物、紫外线等)的防备前线;2. 抗辐射,延缓肌肤衰老:社会发展使得肌肤经常暴露在人造光源、显示器屏幕等产生的辐射下,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晦暗、加速老化,粉底液产品中通常含有营养滋润成分,能够在物理屏蔽、化学滋润角度呵护肌肤;3. 修容调色:粉底液不仅具有隔离功效,还能够通过添加淡肤色、柔白色、珍珠亮等修色粒子,对肌肤颜色进行修饰,提升妆感。
传统的粉底液为大众所设计,忽略了大多具有敏感肤质的使用者,其中包含的强效成分以及油相物质会使其原本的功效适得其反,造成敏感肤质的过敏、毛孔堵塞同时还会滋生皮肤缺陷困扰,施用肤质的影响限制了粉底液的适用人群。同时粉底液因添加粉质颜料,对于产品成分的相容性要求较高,久置存放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影响粉底液的遮盖性、着色性等化妆特性。基于此,制备一种高效持妆的粉底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高效持妆的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粉底液存储稳定性差、惧油汗、持妆效果不够持久的缺陷,得到一种稳定性强,不易脱妆,保湿遮瑕的粉底液。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持妆的粉底液,按照重量比计,其原料包括:
A相:聚二甲基硅氧烷4-15%,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0.5-10%,保湿剂2-12%,乳化剂3-15%,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0.5-4%,甘油衍生物0.1-5%,硫酸镁0.2-2%,二硬脂二甲胺锂蒙脱石0.5-2%,乙醇0.1-0.8%,增稠剂0.01-2%,尿囊素0.02-0.2%,柔润剂0.05-2%,填料0.05-2%,填充剂0.1-0.6%,防腐剂0.03-0.6%,香精0.1%;水补充余量;
B相:着色剂10-1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或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包括烷基苯磺酸钠,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PEG/PPG-18/18 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硬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甘油衍生物含有饱和烷烃支链。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湿剂为小分子多元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包括汉生胶,卡波940,瓜尔胶,椰油酰胺,鲸蜡醇聚氧乙烯醚,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包括碳酸钙,滑石粉,云母,煅烧高岭土,硫酸钡,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际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际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8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