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自组网中以太网帧聚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9254.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司伟;姜晓斐;赵玉超;翟平衡;张金波;韩旸子;冯彐然;赵阳;周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组网 以太网 聚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自组网中以太网帧聚合方法,属于无线自组网技术领域。其应用于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节点的发送端包括以太网业务接收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遗留数据缓冲区、待发送数据缓冲区以及路由处理与发送模块,接收端包括信道业务接收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以太网业务发送模块;发送端接收到业务终端发出的以太网帧后进行帧聚合处理,通过路由处理与发送模块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到聚合帧后,将其恢复为以太网帧,并发送至业务终端。该方法可大幅提升无线自组网对不同类型的以太网业务的适应性,使无线自组网具备了更为高效的以太网业务传输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自组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无线自组网中以太网帧聚合方法,可用于无线自组网中以太网业务的高效传输。
背景技术
无线自组网是一种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其带宽、容量及性能等都受到较为严苛的限制。在无中心自组网中,数据通信时隙需收发节点进行预约确定且每个时隙可以传输的数据量是确定的,而不同业务终端所产生的以太网业务帧的帧长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没有以太网帧聚合的系统中,传输较短的以太网帧与传输较长的以太网帧需要消耗相同的时隙资源,存在较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背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线自组网中以太网帧聚合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明显引入新的时延的情况下,使无线自组网可以在单一数据时隙内传输尽可能多的以太网业务帧,从而显著提升无线自组网的以太网业务传输能力及对不同类型业务的适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自组网中以太网帧聚合方法,应用于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所述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的每个节点均具有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包括以太网业务接收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遗留数据缓冲区、待发送数据缓冲区以及路由处理与发送模块,接收端包括信道业务接收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以太网业务发送模块;发送端接收到业务终端发出的以太网帧后进行帧聚合处理,通过路由处理与发送模块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到聚合帧后,将其恢复为以太网帧,并发送至业务终端。
进一步的,发送端进行帧聚合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1)以太网业务接收模块接收来自于业务终端的以太网帧,若接收到以太网帧则发送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并执行步骤(2),若未接收到以太网帧且待发送数据缓冲区为空,则再次执行步骤(1),若未接收到以太网帧且待发送数据缓冲区不为空,则执行步骤(4);
(2)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以太网帧封装为单帧,存入遗留数据缓冲区,然后执行步骤(3);
(3)判定所述单帧是否符合与上一帧进行帧聚合的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
(4)将单帧进行聚合,存储至待发送数据缓冲区,清空遗留数据缓冲区,然后执行步骤(1);
(5)将待发送数据缓冲区中的聚合帧送入路由处理与发送模块进行发送,若遗留数据缓冲区仍存有数据,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1)。
进一步的,接收端接收到聚合帧后,将其恢复为以太网帧,并发送至业务终端的具体方式为:
(6)信道业务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帧,若为发送给本节点的数据,则将其发送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并执行步骤(7),否则发送至本节点发送端的路由处理与发送模块进行转发或丢弃;
(7)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读取聚合帧,解析帧头,获取聚合帧帧长及单帧数量信息,然后执行步骤(8);
(8)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解析聚合帧包体,读取下一个单帧帧头,根据单帧帧头所标识的帧长读取封装在此单帧内的以太网帧,然后执行步骤(9);
(9)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解析完成的以太网帧发送至以太网业务发送模块,由以太网业务发送模块发送给业务终端;
(10)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判断此聚合帧中所有单帧是否均已解析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重复执行步骤(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9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