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9264.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许可;卢健行;张新平;张建华;韩宁;柏帅;吴祥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00 | 分类号: | C07H1/00;C07H1/06;C07H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张瑜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制取 氨基 葡萄糖 盐酸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氨基葡萄糖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工艺,包括:(1)将虾壳和/或蟹壳洗干净后烘干,然后加入盐酸进行脱钙,完成后加入过量碳酸钠,然后加热反应,完成后将虾壳和/或蟹壳洗涤、烘干,得甲壳。(2)将甲壳素、氯化铵、挥发性有机醇与水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得水解液。(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液与活性炭混合,将脱色后的水解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混合,然后加热反应,完成后采用盐酸调节反应液的pH,得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液。(4)将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液干燥,即得。该工艺有效减少了传统的采用虾壳、蟹壳等生物质制备D‑氨基葡萄糖过程中需要用大量强酸、强碱而带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基葡萄糖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工艺。
背景技术
D-氨基葡萄糖(C6H13NO5),其可以过刺激粘多糖的生化合成及增加骨骼钙质的摄取量,提高骨与软骨组织的代谢功能与营养,因此,D-氨基葡萄糖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骨性关节炎。另外,由于D-氨基葡萄糖在空气中稳定性较差,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形式保存和使用。
自然界中的D型主要以N-乙酰葡糖胺的形态存在于几丁质、粘液多糖、糖蛋白质、糖脂质和细菌的细胞壁的胞壁质等中,因此,常常利用虾壳、蟹壳作为制备D-氨基葡萄糖的原料,由预处理后的虾壳制备甲壳素,然后以盐酸水解制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然而,这类传统工艺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浓盐酸都会甲壳素进行水解,不仅容易产生大量不易处理的废弃酸液,而且浓盐酸容易挥发造成作业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更加绿色环保的D-氨基葡萄糖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工艺,该工艺有效减少了传统的采用虾壳、蟹壳等生物质制备D-氨基葡萄糖过程中需要用大量强酸、强碱而带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虾壳和/或蟹壳洗干净后烘干,然后加入盐酸进行脱钙,完成后继续加入过量碳酸钠,然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以对生物质进行脱脂、脱蛋白,完成后对虾壳和/或蟹壳进行洗涤、烘干,得甲壳素,备用。
(2)将所述甲壳素、氯化铵、挥发性有机醇与水共同形成反应体系,并在密闭反应容器中进行加热反应,以使甲壳素的水解在高温高压环境中进行;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水解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液与活性炭混合,以对水解液脱色;将脱色后的水解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混合,然后加热反应,完成后采用盐酸调节反应液的pH,得到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液。
(4)将步骤(3)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液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即得。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5-20%,其添加量以至少没过生物质为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用量。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0-35%,所述过量是指除了用于脱脂脱蛋白外,还要反应掉剩余的盐酸和钙离子。采用碳酸钠代替传统的氢氧化钠等强碱进行脱脂,可以减少对强碱的使用,从而减少废液的产生。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温度为70-85℃,烘干温度均不超过60℃。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水洗的方法对反应后固体产物进行洗涤,必要时可进行多次洗涤,以彻底去除附着在产物表面的残液、碳酸钙等。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挥发性有机醇包括甲醇、乙醇、丙醇等中的至少一种。挥发性有机醇经过挥发后成为增压剂,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挥发性有机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2-0.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9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