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9410.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宋继瑞;邓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睿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C08G63/20;C08G63/85;C08G63/183;C08G63/668;C08G63/137;C08G63/127;C09D167/02;C09D167/00;C09D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226407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耐候性 优异 羟基 聚酯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氮气环境下,将35~45重量份的多元醇、55~65重量份的多元酸、0.01~0.1重量份的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与缩聚反应,得到酸值小于5mgKOH/g、羟值达到20~170mgKOH/g、粘度达到2000~9000cps@200℃的物料,再加入助剂,并降温至190~210℃,从而即制备出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本发明不仅具有优异的抗黄变和耐候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储存稳定性,所制得的粉末涂料流平性能好、表面硬度高、耐水煮及耐候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在加热过程中,树脂流平同时与交联剂发生固化反应,在被包覆件表面形成致密涂层,从而实现隔绝空气和水,在整个成膜过程中,不涉及任何溶剂,是100%固体组分,因此粉末涂料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建筑建材、办公用品、金属板材等各个领域。
目前,市场上的户外型耐候粉末涂料所用聚酯树脂多为端羧基型,而研究发现,端羟基聚酯树脂具有更好的户外耐候性能,且硬度高,Tg值高,因此开发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树脂十分必要。随着市场发展以及人们对涂料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必将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具有优异的抗黄变和耐候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储存稳定性,所制得的粉末涂料流平性能好、表面硬度高、耐水煮及耐候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称取35~45重量份的多元醇、55~65重量份的多元酸、0.01~0.1重量份的催化剂和0.01~0.05重量份的助剂;
步骤2、将所述多元醇、所述多元酸和所述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逐步升温至220~240℃,反应6~9h,直至酸值小于15mgKOH/g、羟值达到 30~180mgKOH/g、粘度达到500~2500cps@200℃;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物料降温至200~220℃,用油泵抽真空缩聚反应,真空度- 0.09~-0.1Mpa下反应0.5~2h,直至酸值小于5mgKOH/g、羟值达到20~ 170mgKOH/g、粘度达到2000~9000cps@200℃;
步骤4、向步骤3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助剂,并降温至190~210℃后出料,从而制得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包括二元醇和三元醇;所述二元醇采用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元醇采用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元酸采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己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采用单丁基氧化锡。
优选地,所述助剂采用亚磷酸酯类、有机磷类、酚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采用上述的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一种粉末涂料,采用上述的户外耐候性优异的端羟基聚酯树脂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睿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睿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9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