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风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0886.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李景山;刘祥;陈飞;刘项;熊小慧;苟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冯春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风挡,用于连接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包括:充气式胶囊,连接型材,充气系统,排气系统;充气式胶囊为一体式对波结构,两端部与连接型材螺钉连接,连接型材分别与两侧车体固定连接,充气式胶囊中部为具有波形的结构。该结构有效保证充气式胶囊内部气体压力的稳定并提高车体与车体之间的气密性;对波式结构使其具有足够的压缩量和拉伸量,有效延长充气式胶囊的整体寿命。充气口和排气口对应并交错布设,能够快速的充气和排气。采用框架以对波形进行定型提高美观度,防止轨道交通车辆运行过程出现抖动或共振的产生。充气式胶囊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便于检修,极大的降低了外风挡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风挡。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风挡,以更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段式胶囊没有气密和防雨功能,胶囊开制安装固定孔后物理性能降低,胶囊内侧面采用压条进行装配过程较为复杂,U型胶囊未预留拉伸和压缩量导致密封性变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外风挡,用于连接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包括:充气式胶囊,连接型材,充气系统,排气系统;充气式胶囊为一体式对波结构,两端部与连接型材螺钉连接,连接型材分别与两侧车体固定连接,充气式胶囊中部为具有波形的结构。
进一步,外风挡包括如下使用步骤:步骤S1: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前预充气;步骤S2:位置传感器检测车体间距离;步骤S3:压力传感器检测外风挡气体压力;步骤S4:根据位置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开启或关闭充气口和排气口。
进一步,步骤S1: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前预充气;对轨道交通车辆外风挡的充气式胶囊进行预充气,使充气式胶囊具有恒定的初始气体压力值以及保持连接于车体具有恒定的距离值。
进一步,步骤S2:位置传感器检测车体间距离;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时位置传感器中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第三位置传感器实现多点实时监测轨道交通车辆两侧车体之间的距离值,并将距离值信息实时反馈至控制系统。
进一步,步骤S3:压力传感器检测外风挡气体压力;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时压力传感器实现多点实时监测充气式胶囊内部的气体压力值,并将气体压力值信息实时反馈至控制系统。
进一步,步骤S4:控制系统根据位置传感器反馈信息对充气式胶囊进行充气或排气;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信息对对充气式胶囊进行充气或排气;控制系统根据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反馈信息对对充气式胶囊进行充气或排气。
进一步,所述充气式胶囊中部具有采用型材或线材制成的波形结构保持框架。
进一步,所述充气系统和所述排气系统具有连接外界和所述充气式胶囊的充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在充气式胶囊的两侧周壁上一一对应布设。
进一步,所述充气系统和所述排气系统具有连接外界和所述充气式胶囊的充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在充气式胶囊的两侧周壁上位置交错布设。
本发明还涉及另一种充气式外风挡,其具有中间连接型材;中间连接型材位于相互连接的充气式胶囊之间,通过中间连接型材对充气式胶囊进行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另一种充气式外风挡,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中间快速解编装置;中间快速解编装置位于相互连接的充气式胶囊之间,通过中间快速解编装置对充气式胶囊进行快速解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0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优化的器件承放结构
- 下一篇:一种妇科清洗上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