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获取脱落细胞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1268.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亮;曹世霞;张焕;李曼玲;郑晓美;徐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云飞芳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01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3 安徽省宣城市飞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获取 脱落 细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细胞取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旋转获取脱落细胞的装置,包括取样胶囊,所述取样胶囊的内部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端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底盘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球帽弹块,所述底盘的上方设置有扇片组。该旋转获取脱落细胞的装置,通过设置动力装置、球帽弹块、扇片组等结构,使得在进行脱落细胞的提取时,每一个扇面把挤入扇区内的液体,在下面的动力推动作用下进行了一遍筛选,扇面吸水膨胀,取样胶囊从消化道排出后,消化分解扇面,分散细胞,离心,收集,染色后观察即可,从而方便对脱落细胞的提取,具备方便获取细胞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难以对胃肠道消化道进行完整的取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取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获取脱落细胞的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在早期筛查过程中,能用的方法非常少。
通过血液检测肿瘤分子标志物,即测定血液中的DNA、蛋白质等一些小分子物质,来预测癌症的发生,是业界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这种方法目前难以做到,因为针对肿瘤的独特的生物标记分子很难找到。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的金标准。组织学检查要求直接获取组织样本,针对恶性肿瘤早筛,直接对全身的组织取样,难以实现。而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最简单、最方便、最具有操作性、最有利于推广的一种方案和方法。
但是传统的脱落细胞学检查,针对于肿瘤早筛面临的很多问题,包括很难对整个消化道进行完整完全取样,会有取样区段的缺失,从而出现了假阴性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另外,对于脱落细胞取样,如果样本量太少,找到有特征的肿瘤细胞就更加困难,所以经常会出现漏诊、误诊。
可如何对整个消化道进行完整完全取样?也就是要把所有脱落细胞尽可能多的获取。这对于我们发现早期癌变,早期肿瘤,避免漏诊、避免假阴性、提高阳性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于肿瘤早筛来讲,如果不能在早期发现肿瘤,就不具有肿瘤早筛的意义。国内外对于脱落细胞学检查用于肿瘤早筛虽然有诸多研究,但这仍然是医学界比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难以处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很难对胃肠道消化道进行完整的取样,很容易挂一漏万。其次细胞取样量太少。第三,对脱落细胞的保存、分检、染色,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不能解决,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很重要。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旋转获取脱落细胞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获取脱落细胞的装置,具备方便获取细胞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难以对胃肠道消化道进行完整的取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旋转获取脱落细胞的装置,包括取样胶囊,所述取样胶囊由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过滤装置与吸附保存结构四部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设置于取样胶囊的内部,所述底盘的底端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底盘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球帽弹块,所述底盘的上方设置有扇片组,所述扇片组的顶端与取样胶囊的内顶壁转动连接。
所述扇片组包括扇片,所述扇片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扇片的一侧底端开设有鞘孔,所述鞘孔内活动安装有鞘子,所述鞘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扇板,所述弧形扇板与取样胶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弧形扇板设置于球帽弹块与扇片组之间。
所述球帽弹块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帽块。
优选的,所述取样胶囊的外表面开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由依赖PH值的可溶性胶膜构成。
取样胶囊,由生物相容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构成,有一个或多个较大取样口,取样口面积占整个胶囊表面积十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取样口由依赖PH值的可溶性胶膜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云飞芳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云飞芳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