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菜薹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1437.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丁茁荑;吴艺飞;周晓波;刘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8 | 代理人: | 林传贵 |
地址: | 41001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菜薹 新品种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菜薹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分蘗白菜突变体选育菜薹新品种的方法。将已经获得的高分蘗白菜突变体为母本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后播种,在F1代种子播种后在生殖生长期选择高分蘗单株继续与优异多代自交系父本菜薹材料回交,收集种子,之后4世代均选择分蘗性强的单株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进行回交,经过定向选择可将这一高分蘗性状稳定遗传转至菜薹材料中中,从而育成优异的高分蘗菜薹新种质,大大提高菜薹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菜薹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分蘗白菜突变体选育菜薹新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perperea Hort.)为十字花科白菜类蔬菜,是南方地区秋冬季主要叶类蔬菜,以其花薹作为主要食用器官。菜薹的主薹采收完成后,侧薹一般是从植株茎基部的叶腋或短缩茎发育而来,侧薹的大小和数量决定其主要经济产量的高低,而现有的菜薹品种的侧薹的大小偏小和数量不多,严重制约菜薹的产量和发展,因此培育侧薹数量多且粗壮的菜薹品种是目前菜薹育种的主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菜薹品种侧薹的大小偏小和数量不多,严重制约菜薹的产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已经获得的高分蘗白菜突变体,通过杂交、回交,多代定向选择育种将白菜突变体高分蘗性状转育至菜薹中,从而培育多侧薹的菜薹新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选择高分蘗白菜突变体为母本,选择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包含以下步骤:
(1)以高分蘗白菜突变体为母本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收获杂交F1代种子;
(2)将步骤(1)杂交F1代种子播种后,在生殖生长期选择高分蘗单株继续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父本回交,得回交一代种子BC1F1;
(3)以分蘗性强的回交一代的杂交一代BC1F1为母本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获得杂交一代的回交二代种子BC2F1;
(4)以分蘗性强的杂交一代的回交二代BC2F1为母本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获得杂交一代的回交三代种子BC3F1;
(5)以分蘗性强的杂交一代的回交三代BC3F1为母本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获得杂交一代的回交四代种子BC4F1;
(6)以分蘗性强的杂交一代的回交四代种子BC4F1为母本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获得杂交一代的回交五代种子BC5F1,该BC5F1种子为菜薹新品种种子。
优选地,所述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分蘗性较弱,但综合性状优良的菜薹多代自交系材料。
本发明利用高分蘗白菜突变体为母本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种子后播种,在F1代种子播种后在生殖生长期选择高分蘗单株继续与优异多代自交系父本菜薹材料回交,收集种子,之后4世代均选择分蘗性强的单株与优异多代自交系菜薹材料为父本进行回交,经过定向选择可将这一高分蘗性状稳定遗传转至菜薹材料中,显著提高了菜薹的主薹数和侧薹数,也显著提高了侧薹的大小,直接显著提高菜薹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菜薹新品种选育方法流程图。
图2为正常白菜图。
图3为高分蘗白菜图。
图4为正常菜薹图。
图5为高分蘗菜薹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未经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救护车专用扎针防晃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救护车用孕妇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