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1505.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祥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洁检(黄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王冬冬 |
地址: | 4382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气 流量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系统,属于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流量监测模块、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接入管理平台,所述流量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加气站储罐的流量使用情况、气化站储罐的流量使用情况以及车载气罐的各项参数数据,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定期和/或实时的数据发送以及数据接收,所述数据接入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流量监测模块发来的监测数据以及视频监控的实时传输,以及远程控制液化气罐的启动和关闭的状态运行。该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系统,通过设置流量监测模块,对气化站、加气站、天然气槽车上的液化气罐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数据接入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液化气罐的异常问题,并通过视频监控和远程控制液化气罐的运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面前,为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人们选择了天然气这种清洁、高效的生态型优质能源和燃料。现在,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依赖性。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的液态形式,在某些情况下,选择液化天然气比选择气态天然气具有更多的优点。LNG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天然气的应用,但由于其特性,LNG又比天然气有着更广泛的用途。
现有技术中,在加气站、气化站以及天然气槽车都对液化天然气的液化气罐采取了安全度极高的各种措施,用于保证正常工作时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但是这些措施很难产生有效的联动反应,在面对突发问题时,监管平台很难第一时间与突发现场进行协同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系统,包括流量监测模块、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接入管理平台,所述流量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加气站储罐的流量使用情况、气化站储罐的流量使用情况以及车载气罐的各项参数数据,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定期和/或实时的数据发送以及数据接收,所述数据接入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流量监测模块发来的监测数据以及视频监控的实时传输,以及远程控制液化气罐的启动和关闭的状态运行。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流量监测模块基于数据接入管理平台进行架构,流量监测模块位于架构体系的前端展现层,并且需要结合以下配置的硬件进行功能设计,硬件配置需要Intel i59400F的CPU处理器或以上、4G DDR4内存或者以上、Intel HM65主板芯片或以上、500G SATA 3.0硬盘或以上以及CPU中自带的集成显卡,所述流量监测模块还与用于监测液化气罐的各项传感器进行数据之间的传输工作。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流量监测系统在监测加气站储罐的流量使用情况时,流量监测模块记录下加气站的加气量和加气频次,并每天、每周、每月按照规定时间定期记录累积加气量及加气次数;流量监测模块对加气站的储罐的液位/容积、补液次数、每次的补液量、补液的持续时间,储罐出口温度、压力,补液时选择上进液或下进液的状态记录;流量监测模块利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实时将加气站的储罐的各项数据参数利用传输模块进行传输。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流量监测系统在监测气化站储罐的流量使用情况时,流量监测模块记录下气化站储罐的液位、容积、补液次数、每次的补液量、补液的持续时间,储罐出口温度、压力,补液时选择上进液或下进液的状态记录以及气化站的持续供气时间、供气流量及储罐内余量的剩余供气时间测算及关键阀门的状态。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流量监测系统在监测车载气罐在天然气槽车运输途中的运输情况时,流量监测模块记录下车载气罐的压力、温度、供气流量及瓶内剩余量并进行实时回传以及每隔时间段内进行回传;并使用对应的传感器对车载气罐的压力、温度、当前的液位、天然气的纯度进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洁检(黄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洁检(黄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