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轮除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1547.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袁艳;张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64;F24F11/86;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轮 除湿 机组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轮除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转轮除湿机组包括送风系统、转轮和再生风系统;还包括送风直膨系统,所述送风直膨系统设于送风系统中,其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蒸发器设于转轮的吸湿区之前,用于对除湿前的空气进行调温;所述第一冷凝器设于转轮的吸湿区之后,用于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调温。本发明可达到的温度和湿度范围更加广,对被调空间的需求变化响应更迅速,除湿效率高,对送风温湿度的控制稳定,更好地做到恒温恒湿;同时管道布置简单,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轮除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控温除湿的典型代表。常见的冷凝式除湿机,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蒸发器端温度会比室温更低从而导致其表面非常容易结霜,一旦结霜,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故冷凝式除湿机不适用于低温环境。而转轮式除湿机的除湿原理是通过一个不断转动的吸湿转轮来将用于送入被调空间的空气(即送风)中的水分去除,尔后通过高温干燥空气(即再生风)带走转盘上的水分,转轮上用于吸收送风水分的区域为吸湿区,用于通过再生风的区域为再生区。转轮式除湿机最大的优势在于,除湿能力不受制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可弥补冷凝式除湿机无法使用的场景。
但同时转轮式除湿机亦有缺点,除湿过程依赖转轮的转动,能耗较高,且除湿效率较冷凝式除湿机低,同时温度响应不及时,不能适用被调参数快速变动的场景,对送风温湿度的控制较弱,易受到漏风、骤变负荷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转轮除湿机组,包括送风系统、转轮和再生风系统,所述转轮设于送风系统和再生风系统之间,用于交换二者的空气水分;所述转轮包括吸湿区和再生区;还包括送风直膨系统,所述送风直膨系统设于送风系统中,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的第一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膨胀阀;所述送风直膨系统还包括冷媒比例调节阀和储备冷凝器,所述第一压缩机与第一膨胀阀通过冷媒比例调节阀的其中两个口连接,冷媒比例调节阀的另外一个口通过管道与储备冷凝器的出口连接,储备冷凝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设于转轮的吸湿区之前,用于对除湿前的空气进行调温;所述第一冷凝器设于转轮的吸湿区之后,用于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调温。送风直膨系统服务于送风系统,送风直膨系统的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和/或第一冷凝器直接与送风进行换热,没有中间换热介质(载冷剂),换热效率高,使得送风温度的调节更加地快速,进而加快了整个除湿干燥的过程,而且拓宽了整个转轮除湿机组的调温调湿范围。送风直膨系统的好处还体现在空间上,没有中间换热介质减少了管道数量,管道线路也更加简单,整个送风直膨系统布置于送风系统中即可,无需跨系统布置,减少布置管道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发器与转轮的吸湿区相邻设置,用于使空气经过第一蒸发器处理后马上进入转轮的吸湿区。送风吸湿前的调温操作由第一蒸发器进行,送风直接与第一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换热,可快速完成降温,在短时间内使送风中的水分析出,快速响应被调空间的湿度需求变化,提高吸湿区的吸湿效果,同时可通过降温的幅度控制送风的湿度变化,有利于维持被调空间的恒定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设于送风系统的末端,用于使空气送出前最后的调温操作由第一冷凝器进行。第一冷凝器作为送风即将送入被调空间的最后一个调温设备,不仅扩大了机组的送风温度范围,还有利于快速响应被调空间的温度需求变化,降低骤变负荷的影响,稳定维持被调空间的恒定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及至少三个表冷器;所述送风机用于驱动送风系统内的空气沿着管道向被调空间流动;所述至少三个表冷器分布在送风系统管道延伸方向上,用于对送风系统不同管段的空气进行调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