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1598.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薛惠江;邱海龙;马高伟;李建平;鲁尔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袁浩华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下沉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使用场内预存素土,沿第一节沉井四周分层铺设素土,使用机械进行压实,人工辅助修坡,形成带坡度的施工平台;在施工平台两侧的挖掘机同时进行对称挖土。本发明操作简单、施工简便快捷、工艺流程清晰。堆筑取土施工平台就近利用场内预存土,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给伸缩臂挖掘机提供了作业平台,让常规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利用施工平台四周的回填土侧压力和摩擦力,有效降低了沉井首段下沉中,发生偏移或不均匀下沉的风险,确保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井首段下沉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由于其结构稳定,造价低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到供水、排水、电力等市政领域,随着沉井下沉施工工艺的逐步提高,沉井应用的地下空间越来越复杂。现有沉井下沉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施工要求。因此沉井下沉工艺应当有所改变。
目前沉井首段下沉施工,大多数沉井首段下沉高度在5米~6米,由于地质条件限制或施工需要,个别沉井首段下沉高度须超过10米,存在沉井内取土作业困难。针对国内对大中型沉井下沉施工,在首段下沉高度超过10米的情况,通常在沉井顶部设置龙门吊取土等方法,具有施工成本高、工期长、易发生沉井偏移和突沉等问题。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涉及大中型沉井周边场地较开阔,首段下沉高度超过10米的沉井首段下沉施工。因此,提供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沉井首段下沉取土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使用场内预存素土,沿第一节沉井四周分层铺设素土,每层铺设30厘米,使用机械进行压实,人工辅助修坡,形成带坡度的施工平台;
步骤S2:施工平台堆筑完成后,第一节沉井下沉采用不排水方式施工;
步骤S3:沉井取土,沉井外壁施工平台相对两侧的挖掘机同时进行对称挖土;
步骤S4:沉井首段下沉后,使得沉井上端面相比施工平台的台面高2米。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压实采用一夯压半夯的方式,纵横交叉进行。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A1:拆除第一节沉井模板、脚手架及刃脚处垫层破除。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A2:素土分段填夯,交错处做成阶梯形,基坑回填在相对两侧同时进行。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素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素土的接搓距离不得小于500毫米。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之后还包括步骤A3:素土最后一层施工完成后,采用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沉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即施工制作完全完成)方可进行挖土下沉,下沉施工前必须将内外脚手架及悬挑支架拆除。
进一步的,刃脚处垫架的卸载:各节分批次同步进行,每次对称抽取垫架,在抽取部位及时使用石粉渣对其进行填充密实,确保其稳定性。
进一步的,检验井壁的外表质量,并检验砼强度及抗渗透性值,井壁外部的孔洞封好后方可继续下沉施工制作。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沉井内挖土依照“先中后边、先高后低、分层开挖、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下沉施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随着沉井内取土下沉,沉井外壁施工平台同步进行降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食品擦拭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显示屏隐藏式的防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