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门锥面淬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1605.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倪道顺;王金鹏;周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鑫气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10;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锥面 淬火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气门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气门锥面淬火系统,其包括用于夹持或者松开气门的夹持机构和用于对气门进行加热的淬火机构,所述淬火机构包括高频加热线圈,所述高频加热线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活动夹持辊的轴线平行,气门杆部穿过所述高频加热线圈被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夹持机构还用于驱动气门转动。本申请具有对气门锥面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气门锥面结构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门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气门锥面淬火系统。
背景技术
气门的作用是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
气门是由气门头部A和杆部B组成,且为了提高气门的密封性,其头部靠近杆部的一侧一般为锥面B1(参照图4),气门在发动机内工作时,其锥面不仅需要承受较高温度,而且还承受气体的压力、气门弹簧的作用力和传动组件惯性力,所以要求气门锥面必须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热和耐磨性能,因此需要对气门锥面进行淬火处理;而由于气门锥面的特殊构造,常用的淬火设备不便于进行气门锥面的淬火加工,因此,亟需一种可用于气门锥面淬火处理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对气门锥面进行淬火处理,本申请提供气门锥面淬火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气门锥面淬火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气门锥面淬火系统,包括用于夹持或者松开气门的夹持机构和用于对气门进行加热的淬火机构,所述淬火机构包括高频加热线圈,所述高频加热线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活动夹持辊的轴线平行,气门杆部穿过所述高频加热线圈被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夹持机构还用于驱动气门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气门锥面淬火处理时,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气门,而淬火机构用于对气门锥面进行加热淬火;在操作时,将气门杆部穿过高频加热线圈后被夹持机构夹持,并驱动气门转动,利用高频加热的原理,气门在转动的过程中,其锥面处于高频加热线圈内被加热,从而实现对气门锥面的加热淬火。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均转动设置的活动夹持辊和两根固定夹持辊,所述活动夹持辊和两根所述固定夹持辊用于围合在气门杆部周侧对气门进行夹持,所述活动夹持辊滑动设置,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驱动两根所述固定夹持辊同向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活动夹持辊抵紧或者松开气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门杆部穿过高频加热线圈后,使其处于活动夹持辊和两个固定夹持辊之间,并使气门锥面被高频加热线圈环绕,再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夹持辊将气门杆部抵紧,此时气门杆部被活动夹持辊和两个固定夹持辊围合并夹持,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固定夹持辊转动,带动气门转动,实现夹持气门并驱动气门转动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淬火机构的上方,且所述活动夹持辊的轴线呈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机构和淬火机构上下分布,气门在加工时由下至上穿过高频加热线圈并被夹持机构夹持,气门锥面被加热淬火后,活动夹持辊松开气门,气门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以实现下料,从而提高气门锥面淬火处理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两根所述固定夹持辊的轴线异面相交且所成锐角不大于1°,且其中一根所述固定夹持辊的轴线竖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固定夹持辊的位置设置,在倾斜的固定夹持辊转动时,其对被夹持的气门杆部会产生沿竖直方向的分力,通过控制固定夹持辊的转向,使对气门杆部的竖直分力竖直向上,以使气门锥面被高频加热线圈加热时不易从夹持机构内掉落,提高气门锥面淬火处理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夹持辊和两根所述固定夹持辊之间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轴线竖直,气门杆部穿过所述高频加热线圈后与所述限位杆端部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鑫气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鑫气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降解PLA料软包装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半导体工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