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的转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1793.6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泽;付素娟;李尚飞;崔少华;郝雨杭;赵士永;张晗;杜金;张泽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郭明月 |
地址: | 050227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体外 索垂度 预应力 转向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梁上的固定架体(1)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体(1)上的调节架体;
所述调节架体包括一侧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体侧面上折角钢板(2)、设置在所述折角钢板(2)相对于固定侧另一侧上的调节螺杆(3)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杆(3)下端的钢绞线转向固定装置;
所述钢绞线转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杆(3)下端的半圆钢(4)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半圆钢(4)下侧的固定板(5),所述半圆钢(4)的底部设置凹槽(6),所述固定板(5)封盖固定设置在凹槽(6)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体(1)的截面形状和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相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钢板(2)设置有调节螺杆(3)的一侧与地面保持水平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体(1)的截面形状为U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钢板(2)的钢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施加的转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进行加固构件基层处理,铲去需加固混凝土梁表面的抹灰层与疏松层,并将加固构件冲洗干净;
S2:定位放线,根据实际设计图纸,对体外索进行定位放线,确定转向装置的位置、体外索转折点、固定架体锚栓的位置、混凝土梁端锚固的位置;
S3:体外索的制作与安装,体外索进场后,首先需要调直,按转向装置处进行弯折,安装在半圆钢的凹槽内,并与端部固定板锚固固定;
S4:预应力的施加,将固定架体与折角钢板都固定在混凝土梁上之后,根据被加固梁所需的预应力的大小程度,可以判断体外索的初始长度、调节螺杆的初始高度,体外索紧贴在凹槽内,锚固在被加固梁的两端,然后通过调节螺杆向下移动,带动体外索的伸长,当预应力达到预期后,拧紧调节螺杆的螺栓,将调节螺杆固定在折角钢板上,体外索产生的反力作用于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作用于折角钢板、固定架体,固定架体作用于混凝土梁,完成对混凝土梁的加固;
S5:预应力的补充,在体外索长期服役期间,会有预应力的损失,可通过调节螺杆向下移动来施加预应力补充预应力的损失,方便补充预应力。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施加的转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与转向装置接触的体外索预应力筋为圆弧形状,且体外索预应力筋外部套设厚壁钢管凹设在半圆钢的凹槽内。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施加的转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在施加预应力过程中,调节螺杆向下移动时,应逐级移动,防止产生的预应力过大。
9.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施加的转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完成后,因体外索与其它钢材长期裸漏在外,为防止体外索与其它钢材被腐蚀,对其采用防腐措施。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体外索垂度与预应力施加的转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前,体外索预应力应定期检查,在发现预应力不足情形时,采用步骤S5,对预应力进行补充,防止预应力不足导致梁承载力不足情形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7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