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冷电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2372.5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顾存行;耿丽珍;周之光;李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7/00;H02K7/08;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灿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冷却系统 | ||
1.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油组件(1)、喷油管(2)、导油管(3)和电机(4);
所述电机(4)包括转子轴(41)、支撑所述转子轴(41)的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43)、定子绕组(44)、定子铁芯(45)和转子铁芯(46);
所述导油管(3)在所述转子轴(41)的轴向上对准所述转子轴(41),用于将油泵(M)提供的冷却油注入所述转子轴(41)的内部;
所述转子轴(41)的轴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甩油孔(411)和第二甩油孔(412),所述第一甩油孔(411)对应所述第一轴承(42),所述第二甩油孔(412)对应所述第二轴承(43);
所述喷油管(2)位于所述集油组件(1)中心的上方,且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集油组件(1)的多个喷油孔(23),所述喷油管(2)用于接收所述油泵(M)提供的冷却油并向所述集油组件(1)喷射冷却油;所述喷油管(2)包括直管(21)和弯折管(22);所述直管(21)的第一管口封闭,第二管口敞口,所述直管(21)上设有多个所述喷油孔(23),所述直管(21)与电机(4)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弯折管(22)一部分与所述直管(21)平行,另一部分与所述直管(21)垂直,所述弯折管(22)与所述直管(21)平行的部分上设有多个所述喷油孔(23);所述弯折管(22)的第一管口封闭,第二管口与所述直管(21)的管体连接;
所述集油组件(1)包括第一集油盘(11)和第二集油盘(12);所述第一集油盘(11)和所述第二集油盘(12)分别设置在所述定子绕组(44)两端的上方,所述第一集油盘(11)和所述第二集油盘(12)为与所述定子绕组(44)的形状适配的圆弧状,且均开设有多个通孔,用于使从所述喷油管(2)喷射出的冷却油流到所述定子绕组(44)上;
所述集油组件(1)、所述喷油管(2)和所述导油管(3)均适于连接到变速箱壳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甩油孔(411)和所述第二甩油孔(412)为外端比内端更靠近所述转子轴(41)的端部的斜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油盘(11)和所述第二集油盘(12)的宽度与对应端的所述定子绕组(44)超出定子铁芯(45)的部分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油盘(11)包括第一圆弧盘身、两个第一圆弧状侧边和多个第一分隔筋(111),所述两个第一圆弧状侧边位于所述第一圆弧盘身的两侧且向上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分隔筋(111)间隔均匀地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一圆弧状侧边之间,从而在所述第一圆弧盘身上形成多个第一集油格(112),每个所述第一集油格(112)上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所述第二集油盘(12)包括第二圆弧盘身、两个第二圆弧状侧边和多个第二分隔筋(121),所述两个第二圆弧状侧边位于所述第二圆弧盘身的两侧且向上凸起,所述多个第二分隔筋(121)间隔均匀地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二圆弧状侧边之间,从而在所述第二圆弧盘身上形成多个第二集油格(122),每个所述第二集油格(122)上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油盘(11)和所述第二集油盘(12)的弧度均为1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集油格(112)和每个所述第二集油格(122)内均设有三个所述通孔,三个所述通孔的圆心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小于底角,且三个所述通孔位于所在集油格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油盘(11)和所述第二集油盘(12)整体均关于各自的圆弧中心线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23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