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申报价格的异常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2987.8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沈芳;郝蓓;黎盈婷;杨柳;唐虎;张丽;李元景;李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申报 价格 异常 挖掘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申报价格的异常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申报物品的目标申报价格;根据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历史申报价格序列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根据预设数据集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对应的容差范围;若根据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和所述容差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目标申报价格异常时,根据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生成报警提示信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申报价格的异常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能够根据参考价格和自适应的容差范围快速挖掘异常申报价格,提高快件通关作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反快件通关欺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申报价格的异常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快件通关领域,以价格计价的产品,如钢铁制品或一些工业原材料等,价格多报和少报都会对进口报关税金产生影响,申报单位很有可能出于逃税避税的目的而虚报价格。海关查验工作主要解决申报“单货不符”问题,关员需要对每个报关单中的物品判断申报价格是否存在异常后方能安排通关。然而,每日的报关单数量多达上万件,且申报物品种类繁多,远超出人力能够处理的范围,而只能进行抽查,存在费时费力、低效低能等问题。
因此,快件通关需要一种能够快速识别哪些物品可能存在价格异常情况的方法。价格异常指对于同一个物品,不同申报人提供的一系列价格申报数据中与其它数据不相符的数据点。当大量数据无法手动标记异常值,自动异常挖掘显得至关重要。
现有的异常挖掘方法通常仅针对某一条数据集,采用统计指标对价格序列进行分析,利用方差寻找其中可能的异常值,进行剔除。但并没有深入研究该商品的正常参考标准,在实际使用中不简便可行。对于不同时期、不同人申报的相同商品而言,需要反复将其申报价与历史数据合并计算,判断其是否为异常值。并且,报关商品的种类极多,每日报关的商品数量也多达上万件,这显然无法满足报关单价格估计的应用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申报价格的异常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申报价格的异常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根据参考价格和自适应的容差范围快速挖掘异常申报价格,提高快件通关作业的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申报价格的异常挖掘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申报物品的目标申报价格;根据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历史申报价格序列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根据预设数据集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对应的容差范围;若根据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和所述容差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目标申报价格异常时,根据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历史申报价格序列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包括:确定所述历史申报价格序列中出现的不同价格值和不同价格值的个数;根据所述不同价格值和所述不同价格值的个数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不同价格值和所述不同价格值的个数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包括:若所述不同价格值的个数为1,则确定所述不同价格值为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若所述不同价格值的个数为2,则根据所述不同价格值中的较大价格值和较小价格值在所述历史申报价格序列中出现次数的占比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若所述不同价格值的个数大于或等于3,则根据所述历史申报价格序列的离散系数、偏度系数、所述历史申报价格序列的平均值、四分之一分位数和四分之三分位数确定所述目标申报物品的参考价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2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