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系统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3252.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6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彰;范振贤;李岳霖;罗钰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64 | 分类号: | G02B27/64;G02B7/09;G03B5/00;G03B13/3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光学 元件 驱动 机构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系统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中间模块。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组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经由中间模块可相对固定部运动。中间模块直接接触活动部与固定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元件(例如为镜头)沿着光轴进行移动,进而达到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lization,OIS)的功能。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然而,现今移动装置的趋势是希望可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驱动机构的尺寸以及提升其耐用度始成为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降低驱动机构的尺寸以及提升其耐用度的光学系统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中间模块。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组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经由中间模块可相对固定部运动。中间模块直接接触活动部与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模块包括框架。框架包括主体、第一中间元件,固定地连接主体以及第二中间元件,固定地连接主体。主体具有第一开口,对应光学组件。第一开口具有圆形结构。主体具有板状结构。主体与主轴垂直。沿着主轴观察时,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结构。第一中间元件具有板状结构,并与主体一体成形。第一中间元件与主轴平行。第一中间元件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方向与主轴不平行。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一中间元件、第二中间元件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一中间元件、第二中间元件具有不为零的间距。第二中间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与主体为一体成形。第二中间元件与主轴平行。第二中间元件与第一方向平行。在第一方向上,第一中间元件、第二中间元件至少部分不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还包括第一接触元件,固定地设置于第一中间元件。第一接触元件包括第一接触表面、第二接触表面,第一接触表面、第二接触表面具有曲面结构。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接触表面、第二接触表面分别位于第一中间元件的两侧。主体具有金属材质。第一中间元件具有金属材质。第一接触元件具有金属材质。第一接触元件与第一中间元件一体成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主轴垂直。第一中间元件与第一接触元件具有不同的材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以及驱动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具有主轴。活动部可动地连接固定部。驱动组件设置在活动部或固定部上,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元件,其中连接元件包括多个连接部,且连接部分别位于固定部的多个侧边处。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位于侧边的中心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路板、补强元件以及导磁元件,其中电路板设置在固定部的至少两个相邻侧边上,且补强元件以及导磁元件设置在电路板上,其中补强元件具有开口,且导磁元件设置在开口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底座,活动部包括第一底表面以及第二底表面,面朝底座,且在主轴的方向上,第一底表面与底座的距离和第二底表面与底座的距离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部还包括第三底表面,且沿垂直主轴的第一方向观察,第一底表面、第二底表面、第三底表面形成阶梯状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底座,底座具有矩形的形状,且包括角落止动部以及侧边止动部,角落止动部的顶表面以及侧边止动部的顶表面共平面,且在主轴方向上,角落止动部的顶表面与活动部的距离大于侧边止动部的顶表面与活动部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3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