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件冷却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4010.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戚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37/00;B65G15/00;B65G69/20;B29C4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冷却 传送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件冷却传送装置,其包括冷却组件和传输带;冷却组件包括盛装冷却液的冷却容器、将注塑件压入冷却液内的压料组件和将注塑件从冷却容器推出到传输带上的推料组件;冷却容器包括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具有第一通道,出料管具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底部和第二通道的底部相通,且出料管设有导向斜面;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板和驱动压料板压入第一通道底部的压料气缸,压料板开设有竖直布置的过水孔,且压料板设有对应导向斜面的压料斜面;推料组件包括推料板和驱动推料板将注塑件从第二通道顶部推入传输带上的推料气缸,推料板的底部浸没于冷却液内。本申请解决注塑件在传送带传送时冷却时间较长,工件表面质量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件加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件冷却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制品被广泛的使用,塑料制品的加工一般采用注塑成型,但由于塑料产品大部分具有一定塑性,为减少产品注塑完成后发生变形,通常需要对注塑后的产品进行冷却。
相关技术中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注塑成型后需要经传送带传送,但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无法对注塑件进行冷却,使得注塑件只能缓慢冷却,这样容易导致注塑件的表面质量不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注塑件在传送带传送时存在冷却时间较长,工件表面质量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注塑件在传送带传送时冷却时间较长,工件表面质量不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件冷却传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件冷却传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件冷却传送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和传输带;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盛装冷却液的冷却容器、将注塑件压入冷却液内的压料组件和将注塑件从冷却容器推出到传输带上的推料组件;所述冷却容器包括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具有第一通道,所述出料管具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部相通,且所述出料管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板和驱动所述压料板压入所述第一通道底部的压料气缸,所述压料板开设有竖直布置的过水孔,且所述压料板设有对应导向斜面的压料斜面;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板和驱动所述推料板将注塑件从第二通道顶部推入传输带上的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板的底部浸没于冷却液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注塑件冷却传送装置通过将注塑件放入冷却容置的进料管内,由于注塑件为塑料制品,冷却液通常为水,注塑件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注塑件会漂浮于水面上;通过压料气缸将压料板压入进料管的第一通道内,压料板将注塑件压入冷却液内直至第一通道的底部,注塑件始终贴合于压料板的压料斜面并具有向冷却液液面移动的趋势;当压料板移动至第一通道的底部时,压料板的压料斜面与出料管的导向斜面齐平,此时注塑件沿着压料斜面和导向斜面朝向冷却液液面移动,从而使得注塑件从第二通道的底部移动至第二通道的顶部,且漂浮于冷却液的液面上;注塑件通过从第一通道的顶部被压料板压入冷却液内,并移动至第一通道的底部再从第二通道的底部移动至第二通道的顶部,注塑件与冷却液能够充分接触,且注塑件在冷却液内停留时间较长,从而提高冷却液对注塑件的冷却效果;最后通过推料气缸驱动推料板将注塑件推入传输带进行传送。
可选的,所述出料管的顶部远离推料板的内壁设有助推块,所述助推块具有助推斜面,所述助推斜面的底部浸没于冷却液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管的顶部在远离推料板的内壁设有助推块,助推块具有助推斜面,且助推斜面的底部浸没于冷却液内,从而在通过推料气缸推动推料板将注塑件推出于出料管顶部时,注塑件的底部通过抵接在助推斜面上,且沿助推斜面滑移掉落出出料管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冷却容器底部连接有驱动冷却容器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出料管包括位于顶部的固定管、具有所述导向斜面的导向管、连接所述固定管和所述导向管的伸缩波纹管,所述伸缩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管和所述导向管通过方形法兰连接,且所述固定管通过固定机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