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压工艺及锻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4076.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柏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丘市普锐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2;B21J9/02;B21J13/02;B21J13/10;B21K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压 工艺 生产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锻压工艺及锻压生产线,涉及锻造的技术领域,其中锻压工艺包括S1:上料,S2:预锻,S3:第一次转换,S4:终锻,S5:第二次转换,S6:刻边,S7:下料,锻压生产线包括上料架、预锻机、一号机器人、终锻机、二号机器人与刻边机。本申请在向预锻机上上料、将坯料从预锻机上转换至终锻机上、将坯料从终锻机上转换至刻边机上以及从刻边机上下料时均通过自动控制,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坯料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坯料砸伤或烫伤工作人员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转运坯料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坯料转运的效率提高,使得坯料表面不易形成氧化皮,提高了坯料表面的物理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锻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锻压工艺及锻压生产线。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属于锻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因此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多采用锻件。
目前在锻压异型锻件时,需要先通过人工将坯料放置在预锻机上进行预锻,之后通过人工将坯料从预锻机上转移至终锻机上进行终锻,之后通过人工将坯料从终锻机上转移至刻边机上进行刻边,最后通过仍将坯料从刻边机上卸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移动坯料时主要借助人工,由于人工转运坯料时非常不稳定,因此坯料容易掉落,进而容易砸伤烫伤工作人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坯料砸伤烫伤工作人员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锻压工艺及锻压生产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锻压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锻压工艺,包括S1:上料,自动将加热好的坯料放置在预锻机上;
S2:预锻,将预锻机上的坯料进行初步锻压;
S3:第一次转换,自动将完成初锻的坯料转换至终锻机上;
S4:终锻,将终锻机上的坯料进行完全锻压;
S5:第二次转换,自动将完成终锻的坯料转换至刻边机上;
S6:刻边,将刻边机上坯料的毛边切除;
S7:下料,自动将刻边机上的坯料取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预锻机上上料、将坯料从预锻机上转换至终锻机上、将坯料从终锻机上转换至刻边机上以及从刻边机上下料时均通过自动控制,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坯料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坯料砸伤或烫伤工作人员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转运坯料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坯料转运的效率提高,使得坯料表面不易形成氧化皮,提高了坯料表面的物理性能。
可选的,
所述S3:第一次转换,包括
S31:第一次移料,自动将完成初锻的坯料移动至终锻机上,
S32:冷却预锻机,自动向预锻机上的模具上喷洒石墨乳,进而对预锻机上的模具进行冷却;
所述S5:第二次转换,包括
S51:第二次移料,自动将完成终锻的坯料移动至刻边机上,
S52:冷却终锻机,自动向终锻机上的模具上喷洒石墨乳,进而对终锻机上的模具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丘市普锐锻压有限公司,未经章丘市普锐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