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氯丙烷的制备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4263.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亮;周黎旸;初广文;夏碧波;陈建峰;张一栋;姜雨土;孙宝昌;毛伟;邹海魁;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衢州巨化锦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1/32 | 分类号: | C07D301/32;C07D303/08;C07D3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氯 丙烷 制备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环氧氯丙烷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超重力反应器,其液体入口与原料二氯丙醇和碱液的进液管路连通;
第二超重力反应器,其气体入口与水蒸气管路连通,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的气体进口连通;
液体循环罐,其进口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出口连通,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入口和第二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入口连通;
第三超重力反应器,其气体入口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的气体出口连通,其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入口连通,其气体出口连通至回收装置,液体入口连通至所述回收装置的液体出口;其中,
所述第二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出口与氯化盐溶液储罐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阀门,位于所述液体循环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入口之间的管路上;
第二阀门,位于所述液体循环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入口之间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阀门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耦接,用于控制对应阀门的开合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器,检测原料二氯丙醇和碱液的进液管路处的流量;
处理器,根据所述流量确定所述对应阀门的开合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
串联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气体进口与所述第三超重力反应器的气体出口连通;
两相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两相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三超重力反应器的液体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重力反应器和所述第三超重力反应器为旋转填充床,所述第一超重力反应器为定转子反应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分离器包括分离腔以及设于所述分离腔内部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分离腔分割为两个相连通的子腔体,其中一个子腔体连通所述第三超重力反应器,另一个子腔体连通一储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可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重力反应器和所述第三超重力反应器为旋转填充床,所述旋转填充床内设有疏油填料。
10.一种环氧氯丙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系统制备环氧氯丙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衢州巨化锦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衢州巨化锦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2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