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手指灵活度锻炼或恢复的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4368.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平;李国臣;魏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惠平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柏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51 | 代理人: | 章以臣 |
地址: | 26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指 灵活 锻炼 恢复 器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手指灵活度锻炼或恢复的器材,涉及训练器材领域。该用于手指灵活度锻炼或恢复的器材,包括手托板,所述手托板的上方设置有五个套筒,五个套筒均与手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五个套筒的内部均插接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的左端均位于套筒的外部,弹性机构的右端与套筒的内底壁之间均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左端与弹性机构固定连接。该用于手指灵活度锻炼或恢复的器材,通过设置弹性机构、套筒、弹簧A、导向轮和手指环,可以实现改变手指锻炼力度大小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指灵活度锻炼装置在进行锻炼手指的时候,无法做到调节锻炼力度的效果,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指不具备较好恢复的能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训练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手指灵活度锻炼或恢复的器材。
背景技术
人的双手作为处于频繁运动状态的劳作及整体身体的防护器官,日常比较容易受伤。受伤后即使通过治疗,因为瘢痕挛缩、肌腱粘连、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组织缺损等原因,给手的功能运动造成永久性或长时间延续的障碍。为及早恢复手的运动功能,治疗中及治疗后,手指、手掌强制性功能锻炼,是加快手伤的康复、早日消除功能障碍的最有效的措施。由于受创后手的功能锻炼方式有其针对性及规律性,不能简单靠患者自发地盲目进行,应当辅以相应的器具。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指灵活度锻炼装置在锻炼手指的时候,无法做到调节锻炼力度的效果,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指不具备较好恢复的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指灵活度锻炼或恢复的器材,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手指灵活度锻炼或恢复的器材,包括手托板,所述手托板的上方设置有五个套筒,五个套筒均与手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五个套筒的内部均插接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的左端均位于套筒的外部,弹性机构的右端与套筒的内底壁之间均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左端与弹性机构固定连接,弹簧A的右端与套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手托板的左端铰接有五个连杆,五个连杆远离手托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五个弹性机构的左端均安装有拉绳,拉绳远离弹性机构的一端均安装有手指环。
所述手托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套筒的上方,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弯杆与手托板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板,固定板的底面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活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滑动连接,固定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的输出端均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板的底面开设有五个滑槽,五个滑槽的内部插接有五个插杆,五个插杆远离滑槽的一端分别插接在五个弹性机构左端的内部,五个滑槽的右端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磁铁。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固定管、顶杆和弹簧B,固定管的右端与弹簧A固定连接,固定管的右端插接在套筒的内部,顶杆的右端插接在固定管的内部,顶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顶块,弹簧B的左端与顶块固定连接,弹簧B的右端与固定管的内底壁固定连接,顶块的前后两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两个调节杆分别贯穿固定管,顶杆的左端安装有固定环,拉绳与固定环连接,顶杆位于固定管外部一端的圆周面开设有环槽,固定管的左侧面位于环槽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插杆的下端套接在环槽的外部并且插接在定位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套,两个滑套分别套接在两个滑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插接在滑槽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长槽,两个调节杆分别贯穿两个长槽,并且两个调节杆分别与两个长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五个所述套筒等距离排列分布,五个套筒的左右两端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弹性机构与套筒同心设置。
优选的,五个所述滑槽等距离排列分布设置,活动板位于套筒的左侧滑槽与套筒的轴心线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惠平,未经刘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