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装飞机低散射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6274.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哲;马永利;车理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装 飞机 散射 支撑 系统 | ||
本申请属于飞机地面静态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装飞机低散射支撑系统。该系统包括前支架(1),设置在支撑场地前方,用于支撑飞机头部;后支架(2),包括两个,并排设置在支撑场地后方,用于支撑飞机尾部的左右两侧;保护支架(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场地的左右两侧,用于支撑飞机的机翼;所述前支架(1)、后支架(2)及保护支架(3)的顶部均被配成成适配接触机身或机翼的弧形面。本申请从多点支撑、外形低散射、多系统组合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支撑系统,可同时满足实装飞机雷达隐身测试的大承重、低散射、姿态调节方便、安全性高等测试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飞机地面静态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装飞机低散射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地面静态测试是实装飞机雷达隐身测试的一种主要手段,为确保能够精确获得整机雷达隐身性能,需要通过低散射支撑系统(主要为低散射泡沫柱)将飞机支撑到一定高度(2m左右)以降低地面散射及与飞机耦合散射等影响。大承重、低散射、姿态调节方便、安全性高是支撑系统的设计要求。
传统的泡沫支撑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支撑点单一,稳定性差:传统的泡沫支撑系统多设计为1或2点支撑,且飞机与支撑系统的接触形式多以平面为主,无法实现与飞机的完全贴合,稳定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系统外形设计单一,散射高:传统的泡沫支撑系统多设计为直圆柱形式,其柱面散射较高,可满足常规三代机的测试需求,但针对如歼-16飞机的三代隐身改进型、四代机等隐身飞机,是无法实现精确测试的;
(3)系统组合形式单一,测试姿态难以保证:传统的泡沫支撑系统多设计为单一组合,采用泡沫垫块垫在飞机与泡沫接触处以实现飞机俯仰角度调整。但针对大俯仰角测试的要求,其具有如下缺点:
无法精确调整飞机俯仰角度:泡沫垫块尺寸小压缩性大;
可实现飞机俯仰角度有限:垫块尺寸过大将影响飞机安全;
现场操作复杂:一次调整流程,架千斤顶—垫泡沫块—收千斤顶—测量角度,若角度不准还需反复调整。
针对上述局限,为实现飞机整机雷达隐身精确测试,急需一种能够满足大承重、低散射、姿态调节方便、安全性高的实装飞机低散射支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频段吸波双频段透波的实装飞机低散射支撑系统,用于解决现有通带嵌入型实装飞机低散射支撑系统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目前双透波吸透一体化FSS在高频吸波率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装飞机低散射支撑系统,主要包括:
前支架,设置在支撑场地前方,用于支撑飞机头部;
后支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在支撑场地后方,用于支撑飞机尾部的左右两侧;
保护支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场地的左右两侧,用于支撑飞机的机翼;
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及保护支架的顶部均被配成成适配接触机身或机翼的弧形面。
优选的是,所述前支架及所述后支架均包含多个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组成部分的搭配实现飞机俯仰角的变化。
优选的是,通过前支架、后支架及保护支架构成飞机的第一俯仰姿态,所述第一俯仰姿态下,所述前支架包括第一上层部分、第一中层部分、第一下层部分,每个所述后支架包括第一上层部分及第一下层部分,所述第一俯仰姿态的姿态角度为0°。
优选的是,通过前支架、后支架及保护支架构成飞机的第二俯仰姿态,所述第二俯仰姿态下,所述前支架包括第二上层部分,每个所述后支架包括第二上层部分及第二下层部分,所述第二俯仰姿态的姿态角度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