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线的张力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7081.5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奎伟;王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凯建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21/01;F21V33/00;F21W131/403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苏冲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 张力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线的张力监测装置,工作台底面安装若干支脚,工作台顶面前端的中心位置安装观察板机构,顶面左端安装第一拉直机构,顶面右端安装第二拉直机构,顶面中心线方向对称设置第一打光机构、第二打光机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刚线的张力监测装置,第一打光机构和第二打光机构同时起照明作用,观察板机构限定了观察范围,能够使工作人员更清晰的监测金刚线锯,提高了工作效率,挡板用于保护相机,防止相机掉落,第一拉直机构和第二拉直机构能够分别向左右两端同时拉直金刚线锯,便于工作人员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刚线锯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刚线的张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石线锯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金刚线锯上的金刚石颗粒进行监测,因为是金刚线是线型结构,正常情况下无法进行监测,所以需要拉直机构将金刚线拉直,便于工作人员监测金刚线锯上的金刚石颗粒,监测的过程中也需要照明机构,但是现有的照明机构,灵活度不够高,导致照明效果不好,所以我们需要设计新的金刚线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金刚线的张力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照明机构灵活度低、现有技术的监测效果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刚线的张力监测装置,包括观察板机构、第一拉直机构、第二拉直机构、第一打光机构、第二打光机构、拍摄机构、视觉控制器和工作台,工作台底面安装若干支脚,工作台顶面前端的中心位置安装观察板机构,顶面左端安装第一拉直机构,顶面右端安装第二拉直机构,顶面中心线方向对称设置第一打光机构、第二打光机构,且第一打光机构、第二打光机构均处于第一拉直机构和第二拉直机构之间,拍摄机构包括相机、第一横板、挡板和支板,相机安装至第一横板顶面,且第一横板顶面左右两端均设置一个挡板,第一横板底面左右两端各通过一个支板固定安装至工作台顶面后端,且相机与观察板机构处于同一竖直平面,视觉控制器也安装至工作台顶面后端,且处于第一横板的右侧,视觉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至相机,视觉控制器还通过导线连接至PLC。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直机构和第二拉直机构结构相同,第一拉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一定轮、第一中轴、第一动轮、第一电机、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螺栓,第一连接柱底面固定连接至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至工作台顶面,第一连接柱顶面固定安装至第一定轮,第一中轴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至第一定轮,第一中轴的顶端先穿过第一动轮后,固定连接至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且第一中轴与第一动轮固接,PLC通过第一驱动器连接至第一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打光机构和第二打光机构结构相同,第一打光机构包括第二横板、打光单元、连接板、第三固定板和第三螺栓,第二横板底面左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至第三固定板后形成U型板结构,第三固定板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至工作台顶面,第二横板顶面设有一体结构的第一椭圆槽和第二椭圆槽,第一椭圆槽处于第二椭圆槽上方,且第一椭圆槽的短轴大于第二椭圆槽的短轴,打光单元顶端安装至第一椭圆槽内壁底面,打光单元底端穿过第二椭圆槽安装至第二横板底面,第一椭圆槽和第二椭圆槽形成滑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打光单元包括限位柱、光源灯、活动柱、旋转板、连接环和第四螺栓,限位柱和活动柱是一体结构,限位柱位于活动柱上方,限位柱安装至第一椭圆槽内壁底面,活动柱底端穿过第二椭圆槽后,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至旋转板顶面左端,旋转板顶面右端与第四螺栓螺纹连接,且通过第四螺栓安装至第二横板底面,第四螺栓抵触第二横板底面,旋转板底面固定连接至连接环,连接环内安装光源灯。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板机构包括竖板、观察板、第四固定板和第五螺栓,竖板底端固定连接至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通过第五螺栓固定连接至工作台顶面,竖板后面安装观察板,观察板为长方体结构,且观察板底面高度等于第一横板顶面高度,观察板底面高度等于第一定轮底面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底面高度等于观察板底面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凯建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凯建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网线路掉电智能分析和告警装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滑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