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解闪蒸优化策略的仿真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7361.6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应正波;章佳明;岑科立;王吉;崔伟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李会娟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蒸 优化 策略 仿真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多解闪蒸优化策略的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101、基于预先设定的输入参数,采用第一种迭代处理方式进行迭代处理,获取满足VLE方程有解的条件时的多组初始解;
102、针对每一组初始解,输入VLE方程获取闪蒸计算结果,所述闪蒸计算结果包括:气相相分率、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
103、采用闪蒸优化策略对所有初始解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进行分析,选择一组用于做精细化迭代处理的初始解;
104、针对选择的初始解,输入VLE方程进行精细化迭代处理,获得VLE方程的收敛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101、基于预先设定的输入参数,采用第一种迭代处理方式进行迭代处理,获取满足VLE方程有解的条件时的多组初始解,包括:
1011、根据热力学公式获取理想状态下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并将其作为迭代初始值,依据气相分析策略,采用第一种迭代处理方式,获取第一组初始解或第一组平凡解;
1012、根据热力学公式获取理想状态下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并将其作为迭代初始值,依据液相分析策略,采用第一种迭代处理方式,获取第二组初始解或第二组平凡解;
1013、若气相分析策略和液相分析策略的结果均为平凡解,则根据Wilson公式计算新的相平衡常数,将新的相平衡常数所属的解作为一组初始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1011、根据热力学公式获取理想状态下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并将其作为迭代初始值,依据气相分析策略,采用第一种迭代处理方式,获取第一组初始解或第一组平凡解,包括:
根据热力学公式获取理想状态下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并将其作为迭代初始值,设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液相组成与它们在总组分中比例一致,则将混合物中气相组成和当前的相平衡常数进行气相归一化操作,并在归一化操作之后,依据热力学公式获取第二相平衡常数;
判断第二相平衡常数与理想状态下的相平衡常数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第二相平衡常数所属的解作为一组初始解;
否则,判断混合物中所有组分的相平衡常数的对数总和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将第二相平衡常数所属的解作为一组平凡解;
或者,
1012、根据热力学公式获取理想状态下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并将其作为迭代初始值,依据液相分析策略,采用第一种迭代处理方式,获取第二组初始解或第二组平凡解,包括:
根据热力学公式获取理想状态下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并将其作为迭代初始值,设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气相组成与它们在总组分中比例一致,则将混合物中液相组成和当前的相平衡常数进行液相归一化操作,并在归一化操作之后,依据热力学公式获取新的相平衡常数;
判断新的相平衡常数与理想状态下的相平衡常数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新的相平衡常数所属的解作为一组初始解;
否则,判断混合物中所有组分的相平衡常数的对数总和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将第二相平衡常数所属的解作为一组平凡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不满足初始解的条件且不满足平凡解的条件时,将第二相平衡常数/新的相平衡常数作为迭代初始值,采用第一种迭代处理方式获取第N相平衡常数;N大于等于3;
判断第N相平衡常数与第N-1相平衡常数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第N相平衡常数所属的解作为一组初始解;
否则,判断混合物中所有组分的相平衡常数的对数总和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将第N相平衡常数所属的解作为一组平凡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仿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每一种新的相平衡常数后,获取气相组成对应的第一总和S;
获取液相组成对应的第二总和Q;
根据VLE方程有解的条件,依据第一总和S和第二总和Q,确定混合物为全液、全气或混合物;
其中,VLE方程有解的条件为S1,Q1;若S1,混合物为全液,Q1,混合物为全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3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